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原料
豆腐250克,面粉250克,白菜1000克,肉末100克,蝦米25克,麻油25克,筍、姜、蔥、味精、精鹽少許。
做法
1.豆腐抓碎。白菜切碎用開水燙一下,擠出水分。加入調料與之調成餡。
2.面粉250克,加水10克,調成面團。分成10等分,每一等分搟成小湯碗大的皮子。
3.菜分成5分。兩張面皮中間放一團餡。再用小湯碗一扣,去掉邊沿,即成一個很圓的豆腐餡餅。共做5個。
4.將炒鍋燒熱下豬油25克,將餡餅煎成兩面金黃即可。
功效
此品用于補充蛋白質。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四川網絡廣播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豆腐的三種絕配
豆腐的美味和營養價值是需要烹飪的正確方法和食材的正確搭配才可以達到的,同時,我們還要注意豆腐搭配中不能出現的類型,今天小編就要給大家介紹關于豆腐的三種絕佳搭配。一起來看看吧。
豆腐配魚
豆腐所含蛋白質缺乏蛋氨酸和賴氨酸,豆腐和魚一起吃,取長補短,營養價值更高。
豆腐含鈣量較多,而魚中富含維生素D,兩者合吃,可使人體對鈣的吸收率提高很多倍。因此,特別適合中老年人、青少年、孕婦食用。
豆腐配海帶
豆腐里的皂角苷成分雖然能促進脂肪代謝,阻止動脈硬化發生,但易造成人體碘的缺乏,海帶含碘豐富,將豆腐與海帶一起烹調,十分合理。
豆腐配蘿卜
豆腐屬植物蛋白,多食會引起消化不良,白蘿卜有促進消化的作用,若與豆腐拌食,有利于豆腐的吸收。豆腐含有豐富的鈣,白蘿卜不含草酸,不會阻礙鈣的吸收。
此外,營養高的豆腐雖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但缺少一種人體必需的蛋氨酸。
如果單獨燒菜,蛋白質的利用率則很低。如果將豆腐和肉類、蛋類食物搭配在一起,可提高豆腐中蛋白質的營養利用率。
豆腐縱有百般好,食用也是有些禁忌的。豆腐含有皂角苷,雖能預防動脈粥樣硬化,但也能促進體內碘的排泄。
長期大量吃豆腐容易引起碘的缺乏。另外,豆腐食用過多容易引起消化不良,每餐食用應以100克左右為宜。
選購豆腐時要一看、二摸、三聞,以防購買到用劣質大豆制作的豆腐。
如何挑選豆腐
優質豆腐呈均勻的乳白色或淡黃色,稍有光澤,顏色發黑、發暗的豆腐盡量不要購買。
用手按壓豆腐表面可以感受到一定的彈性,要軟硬適度;常溫下直接嗅其氣味,豆腐是以大豆為原料制成的,有大豆的香味,如果沒有自然豆香味的豆腐,盡量不要購買。
夏天超市購買“裸”豆腐,要盡可能在上午的時間段購買,或者選擇擺在冷藏設備中的豆腐。
豆腐屬于高蛋白質的食品,特別容易腐敗,豆腐的保質期也就是一天,個別超市如果保存方法不當,到了下午豆腐表面就會發粘、有點異味,對于這樣的豆腐謹慎購買。
如果在超市臨近打烊時間買回的的豆腐,先要用水沖洗外表,再用刀去掉一層薄薄的“外衣”,然后放到鍋里加水開鍋煮五分鐘,就可以放心的食用了。
選購盒裝豆腐一定要注意查看生產日期,確定在保質期內,優先選擇接近生產日期的豆腐。另外包裝以密封嚴實、沒有漏水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