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豆是種營養(yǎng)價值很高的食材,經(jīng)常使用的話,能起到消腫、安神的作用。用它來做粥好不過了,綠豆不是很容易消化,做成粥燉的爛爛的,就容易消化多了。下面就為大家介紹綠豆粥怎么做好吃。
做法一
原料
白扁豆50克,綠豆50克,粳米100克,白糖少許。
做法
取白扁豆、綠豆、粳米淘凈同煮成粥,加白糖調味。
用法
佐餐溫熱食用。
作用
清暑和中。適宜于小兒暑濕脾胃失和吐瀉煩渴者。
特點
白扁豆清暑化濕,健脾和中,與綠豆同用既能清暑除煩又生津解渴,煮粥食用,以增強滋潤之性。清香適口,常食無害。
做法二
1.綠豆用水泡四個小時,大米用水泡半個小時。
2.鍋中放入水,大火燒開后,放入綠豆和大米,用大火煮開。
3.大火煮開后,轉小火燉至綠豆開花,粥變粘稠即可。
做法三
1.將豬肝沖洗干凈,切片,用黃酒略腌備用。
2.綠豆淘洗干凈,用清水浸泡1至2小時。
3.陳粳米淘洗干凈,放入鍋中,加清水6杯和浸泡過的綠豆,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熬煮。
4.煮至粥將成時,再加豬肝煮熟即成。
綠豆粥健康提示
1.本方原用于水腫浸透,為補虛利水代表方。
2.方中以豬肝和綠豆為主,豬肝補肝養(yǎng)血,綠豆利水清腫;陳粳米為輔佐,補脾,利小便,以增強補虛消腫之力;諸料合用,共成補肝養(yǎng)血,利水消腫之方。
3.適用于肝虛血虧,營養(yǎng)不良性水腫。
4.本方主要應用于營養(yǎng)不良性弱視和水腫,不宜加入鹽,味精等來調味。
5.陳粳米為儲存年久的粳米,性味甘,淡,平,有養(yǎng)胃,除煩,滲濕的功效。《本草綱目》認為新粳米性涼,故本方用陳粳米煮粥。
做法四
1.綠豆、粳米分別淘洗干凈,綠豆用冷水浸泡3小時,粳米浸泡半小時。
2.百合去皮,洗凈,切瓣。
3.把粳米、百合、綠豆放入鍋內,加入約1200毫升冷水,先用旺火煮沸;
4.轉小火熬煮至米爛豆熟。
5.加入冰糖調好味道,即可盛起食用。
做法五
1.糙米、薏仁、大米、綠豆洗凈,泡水2小時備用。
2.所有材料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水煮開。
3.轉小火邊攪拌邊熬煮半小時至熟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