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們印象中,骨折是老年人的專屬的一種外傷。這是由于,老年人的骨骼很脆弱。你知道骨折后應該吃什么嗎?知道有哪些注意事項嗎?那么,讓三九養生堂的小編告訴你,一起來看看吧。
人體骨折后的恢復時間分為三個階段,初期、中期和后期,根據骨折每個階段的恢復情況不同,吃的食物也是有所區別的,一起看看骨折后的每個階段都應該吃些什么吧。
1、骨折初期
由于患肢的腫脹、疼痛,加上精神緊張,常常不思飲食,食欲低下。
患者可多喝些飲料(果汁、稀飯、豆漿面條等,吃一些少而精的食物,多吃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及纖維素的食物如瘦肉、雞蛋、魚、大豆及其制品,蔬菜和水果(青菜、芹菜、豆芽、紫菜、蘋果、梨等)。也可防止便秘。
2、骨折中期
骨折后半個月期間,正是骨折的愈合期,患者應補充大量的蛋白質,特別是含膠原蛋白較高的食物以及含鈣質和維生素D高的食物,可適當增加雞湯、魚、蛋類、肉皮、豬蹄、豆制品等食物。
對于老年人骨折,要特別供給維生素D豐富和高鈣食物,如豆類、蛋類、蝦皮、海帶、牛奶,大豆及其制品、蔬菜、馬鈴薯、銀耳、花生等。可采用少食多餐的方法。
3、骨折后期
即骨折后5-6周,直至恢復階段,可恢復正常飲食,但仍需多吃新鮮的蔬菜和水果,以及富含鈣、維生素D的食物。
牛奶要每天喝500毫升,蔬菜400-500克,水果200克或更多。在合理搭配其它食物,做到膳食平衡和合理營養。
一、骨折的營養成因
1、維生素D缺乏
維生素D不僅促進鈣、磷在腸道的吸收,還作用于骨骼組織,使鈣、磷終成為骨質的基本結構。
2、營養不足
老年人食欲較差,進食量減少。又由于胃腸功能減退,消化吸收功能也很差,容易引起蛋白質缺乏,從而造成骨質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