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吃蔬菜水果
節日吃的美食很多是大魚大肉或煎炸、甜點。煎炸食物易引起脾胃熱滯,導致便秘或肚脹;而甜點吃得過多也會導致脾虛生濕,引發腹瀉。節后要多吃一點新鮮的綠葉蔬菜、水果,能補充膳食纖維,幫助排除體內的垃圾,并且具有通便和調理腸胃的作用。此外,山藥作為藥材,也有滋養脾胃的作用,無論做菜還是煮粥都可以。
注意胃部保暖
春節后我國大部分地區下雪降溫,氣候變得更加寒冷,因此要注意胃部保暖,以免受到寒邪侵襲加重腸胃不適。“十個胃病九個寒”,胃的脾性喜燥惡寒。有虛寒胃痛的病人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冷。
除了以上這些注意事項外,專家表示,如感到胃脘部發冷,可以多喝點小米粥,民間有小米粥養胃的說法,也可以喝一些生姜茶。同時要注意保持良好的情緒和精神狀態。
春節后養胃飲食時間表
7:30 早餐不能省
研究表明,經常不吃早餐引發胃病、十二指腸潰瘍的幾率高達36%,還易導致低血糖、記憶力下降,增加膽結石患病風險。一份好早餐應包含谷類、奶類、肉類、豆制品、水果和蔬菜等。此外,早餐不宜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在空腹狀態下損傷胃黏膜。吃的速度不宜過快,如果時間允許,可以持續20~30分鐘。
10:00 起身走一走
放下手中工作,小歇片刻,做一些簡單的肢體放松運動,有助于早餐消化。順便喝點水或吃點水果,可以補充水分和維生素,稀釋血液、促進血液循環和代謝廢物排出。
11:30 午餐補蛋白
午餐應注意補充優質蛋白,比如瘦肉、魚類、豆制品。冬季午飯前可以喝點湯,因為在食物比較干而唾液分泌不足的情況下,適量的湯水有益于消化和吸收。飽餐后宜站立一會兒,不要坐臥或下蹲、彎腰,以免腹壓過高誘發胃食管反流。餐后不宜立即快走或奔跑,以免引起胃下垂或腹部痙攣痛。
13:00 打盹兒助消化
如果有時間好能美美地睡個午覺,只要半個小時,就能讓大腦得到休息,多分些循環中的血液去供應胃腸道,以促進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但好別趴在桌上午睡,以免壓迫腹部,造成胃腸脹氣。
17:30 晚餐宜清淡
進食量以七分飽為好,并注意補充雜糧和新鮮蔬菜。因為晚上睡眠中心跳和血液循環都比白天慢,胃腸運動也會減慢,如果進食大量高脂肪、高熱量食物易使血脂高,使血流更緩慢,不但易導致消化不良、肥胖,還會增加心腦血管意外風險。雜糧和蔬菜不但可預防高血脂,還可以增加維生素攝入、促進胃腸蠕動,防止便秘。
19:00 散步防受寒
飯后盡量不要躺著或久坐,可散散步、做做運動,但應注意,餐后半小時內好別做劇烈運動。此外,由于胃靠近腹壁,只有少量肌肉和脂肪等在外圍包裹,容易受涼。因此,在冬季外出散步、鍛煉身體時,一定要做好保暖工作,運動時護好腰腹。尤其是老年人、體質較弱者更要防寒防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