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菜譜的營養成分
2制作方法
竹蓀用溫水洗一遍,再用溫水泡脹透,洗凈泥沙,切成4厘米長的段,小的切開二條,大的切成三四條,下入開水鍋氽過,用冷水漂上。香菜摘葉洗凈。蔥白切花,余下蔥和姜拍破。
鍋內放入清雞湯1200毫升、竹蓀、鹽、味精燒開,調好味,撇去泡沫,將香菜葉、蔥花放入湯盤內,再將雞湯舀入湯盤內,淋雞油。
鍋內放入普湯800毫升、料酒、拍破姜蔥、鹽燒開,下入魷魚,待卷縮時即撈出,撒上胡椒粉拌勻,裝入盤內;一手端竹蓀香菜湯,一手端魷魚卷,先將竹蓀雞湯放上桌,再將魷魚卷倒入竹蓀雞湯內即成。
3制作提示
4推薦食用時間
早餐|中餐|晚餐
5營養解析
魷魚(鮮):魷魚富含鈣、磷、鐵元素,利于骨骼發育和造血,能有效治療貧血;除富含蛋白質和人體所需的氨基酸外,魷魚還含有大量的牛黃酸,可抑制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緩解疲勞,恢復視力,改善肝臟功能;所含多肽和硒有抗病毒、抗射線作用。中醫認為,魷魚有滋陰養胃、補虛潤膚的功能。魷魚之類的水產品性質寒涼,脾胃虛寒的人應少吃;魷魚含膽固醇較多,故高血脂、高膽固醇血癥、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病及肝病患者應慎食;魷魚是發物,患有濕疹、蕁麻疹等疾病的人忌食。竹蓀(干):竹蓀含有豐富的多種氨基酸、維生素、無機鹽等。具有滋補強壯、益氣補腦、寧神健體的功效。竹蓀的有效成分可補充人體必需的營養物質,提高機體的免疫抗病能力。竹蓀能夠保護肝臟,減少腹壁脂肪的積存,有俗稱“刮油”的作用,從而產生降血壓、降血脂和減肥的效果。中醫認為竹蓀可補氣養陰,潤肺止咳,清熱利濕;主治肺虛熱咳、喉炎、痢疾、白帶、高血壓、高血脂等病癥。香菜:香菜中含有許多揮發油,其特殊的香氣就是揮發油散發出來的。它能祛除肉類的腥膻味,因此在一些菜肴中加些香菜,即能起到祛腥膻、增味道的獨特功效。香菜提取液具有顯著的發汗清熱透疹的功能,其特殊香味能刺激汗腺分泌,促使機體發汗,透疹。另具和胃調中的功效,是因香菜辛香升散,能促進胃腸蠕動,具有開胃醒脾的作用。
6食物相克
香菜:服用補藥和中藥白術、丹皮時,不宜服用香菜,以免降低補藥的療效;同時吃豬肉不可加香菜,否則助熱生痰。
養生推薦
熱門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