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菜譜的營養成分
2制作方法
將切好的腸條用料酒5克,醬油4克抓拌均勻;
水發海參大個的斜刀切寸長條,小個的一破兩開,用開水焯一下撈出控凈水;
腌雪里蕻梗去硬皮用冷水泡去咸味,擠干水,切成4厘米長的段;
炒勺上火放花生油,燒至六七成熱時,把大腸段下勺,炸成金黃色時,立即下入雪里蕻段炸四五分鐘,倒入漏勺控油;
湯勺上火,放熟豬油10克,用蔥花10克熗勺,蔥花變黃時,用高湯75毫升一烹,用漏勺撈出蔥花不要,立即放入炸過的大腸、雪里蕻梗,再加料酒10克、白糖3克、鹽、醬油、姜汁5克,燒制;
另起一鍋放適量油燒熱,投入花椒炸出香味后,撈出花椒不要,將鍋放小火上待用;
待燒開撇去浮沫,放入海參,勺移小火燒約3分鐘,再回到旺火,放味精2克,嘗好口味,用濕淀粉15克吃芡,芡熟汁濃,淋入花椒油,雞油5克,即可出勺裝盤。
3制作提示
1.芡汁下鍋,用手勺輕輕推動,避免粘鍋,讓淀粉充分糊化熟透,方能明汁亮芡,切忌勤速亂攪;2.因有過油炸制過程,需準備花生油750克,實耗約30克。
4推薦食用時間
中餐|晚餐
5營養解析
海參(水浸):海參含膽固醇低,脂肪含量相對少,對高血壓、冠心病、肝炎等病人及老年人堪稱食療佳品,常食對治病強身很有益處。海參含有硫酸軟骨素,有助于人體生長發育,能夠延緩肌肉衰老,增強機體的免疫力。海參微量元素釩的含量居各種食物之首,可以參與血液中鐵的輸送,增強造血功能。最近美國的研究學者從海參中萃取出一種特殊物質--海參毒素,這種化合物能夠有效抑制多種霉菌及某些人類癌細胞的生長和轉移。食用海參對再生障礙性貧血、糖尿病、胃潰瘍等均有良效。海參性溫,味甘、咸;具有滋陰補腎、壯陽益精、養心潤燥、補血、治潰瘍等作用。豬大腸:豬大腸有潤燥、補虛、止渴止血之功效,可用于治療虛弱口渴、脫肛、痔瘡、便血、便秘等癥,因其性寒,凡脾虛便溏者忌食。淀粉(蠶豆):蠶豆中含有豐富的鈣、鋅、錳、磷脂等,是大腦和神經組織的重要組成成分,并含有豐富的膽堿,有增加記憶力和健腦作用。對于正在應付考試或腦力工作者,適當進食蠶豆可能會有一定功效。蠶豆中的蛋白質可以延緩動脈硬化,蠶豆皮中的粗纖維有降低膽固槨、促進腸蠕動的作用。同時蠶豆也是抗癌食品之一,對預防腸癌有一定的作用。
6食物相克
海參(水浸):海參與醋相克;不宜與甘草同服。淀粉(蠶豆):蠶豆不宜與田螺同食。
養生推薦
熱門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