莼菜
原料別名:馬蹄菜、湖菜、水葵、露葵、馬蹄菜、水荷葉、花案菜
原料分類:蔬菜類及制品
食用提示:每次30克左右
禁忌人群:1.莼菜性寒而滑,多食易傷脾胃,發冷氣,損毛皮,故脾胃虛寒的人不宜多食;2.婦女月經期及孕婦產后應少食。
適用人群:一般人皆可食用。因其滑軟細嫩,特別適合老人、兒童及消化力弱的人食用。
1原料介紹
莼菜為睡蓮科植物藥菜的嫩莖葉,多年生宿根水生草本植物,鮮美滑嫩,為珍貴蔬菜之一。
莼菜原產于中國,現分布于亞洲東部、南部、非洲、大洋洲及北美洲各國。
我國主產于浙江、江蘇兩省太湖流域,4月下旬至10月下旬采摘帶有卷葉的嫩稍,以西湖莼菜最為著名。
莼菜自古被視為珍貴蔬菜,口感肥美滑嫩,富含氨基酸、阿拉伯糖、甘露糖、維生素等招牌營養素,深得人們喜愛。
2營養分析
1. 清熱解毒,殺菌消炎:
莼菜的粘液質含有多種營養物質,有較好的清熱解毒作用,能抑制細菌的生長,食之清胃火,瀉腸熱,搗爛外敷可治癰疽疔瘡;
2. 防治貧血、肝炎:
莼菜中含有豐富的B族維生素,它是細胞生長分裂及維持神經細胞髓鞘完整所必需的成分,臨床上可用于防治惡性貧血、巨幼細胞性貧血、肝炎及肝硬化等病癥;
3. 益智健體:
莼菜中含有豐富的鋅,為植物中的“鋅王”,是小兒最佳的益智健體食品之一,可防治小兒多動癥。
3適宜人群
1. 適宜食欲不振、飲食不香、腸胃積滯、慢性泄瀉之人食用;同時適宜出黃汗之人和夏季痧癥者、糖尿病人多食;
2. 脾胃虛寒、消化功能不佳、經常腹瀉的人、體質敏感之人不宜食用。
4食用指導
1. 莼菜可炒食,更可與鯽魚、豆腐等一起做菜做湯、其色、香、味俱佳。
2. 由于含有較多的單寧物質,與鐵器相遇會變黑,所以忌用鐵鍋烹制。
3. 不可加醋食用,否則損傷毛發。
5食療作用
蕎麥在我國種植的歷史十分悠久,公元前五世紀的《神農書》中就有關于蕎麥是當時栽培的八谷之一的記載。除我國外,原蘇聯、尼泊爾、朝鮮、日本及美洲和歐洲某些地區,人們也喜歡食用蕎麥。尤其是日本,自從蕎麥從唐朝由我國傳入后,蕎麥食品便風行日本諸島,光吃法就達到100多種。至今日本國仍然把蕎麥食品列為保健食品。
唐.盂詵:實腸胃,益氣力,續精神。《本草綱目》:氣盛有濕熱者宜之。《本草求真》:凡白帶,白濁,泄痢,痘瘡潰瘍,氣盛濕熱等癥,是其所宜。《隨息居飲食譜》:莜麥,羅面煮食,開胃寬腸,益氣力,御風寒,煉滓穢,磨積滯,與蘆菔同食良。以性有傲毒而發痼疾,蘆菔能制之也。《中國藥植圖鑒》:可收斂冷汗。
6食材文化
具有清熱,利水、消腫、解毒的功效;
主治熱痢、黃疽、癰腫、疔瘡。
應用于消渴:莼菜和鯽魚各適量,加鹽調味做湯,一天分2次吃,連吃半個月左右。
養生推薦
熱門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