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蛋黃和動物內臟如肝、腦、腰等含膽固醇相當高,應盡量少用或不用。
7、 水果中含葡萄糖、果糖,能使血糖升高,故在血、尿糖控制相對穩定時,空腹血糖<7.8mmol/L或餐后2小時血糖<10mmol/L時,可在兩餐或臨睡前食用,但也要減少相應主食。
8、 酒類,主要含酒精,產熱高,而其他營養素含量很少,故不飲為宜。
9、血糖高患者的飲食除控制總熱卡外,還應做到食品多樣化,但因為限制糖、鹽,使菜肴味道較單一。針對這一點,市場上生產了多種甜味劑如甜味菊、甜味糖,其不產熱、不含任何營養素,近兩年有一種甜味劑為蛋白糖,其有氨基酸組成,也不產熱,無任何副作用,是目前較理想的甜味劑,如紐特糖、元真糖。
10、對于胰島素依賴型的患者,同樣需要在醫生和營養師的指導下嚴格執行飲食控制,對肥胖合并有高血壓、冠心病的糖尿病患者,除了較嚴格的飲食控制外,忌食動物內臟、蛋黃、魚子等,嚴格控制動物油如黃油、豬油、牛油等,其中的飽和脂肪酸對預防動脈粥樣硬化不利。
11、對于合并腎臟功能不全的糖尿病患者,除控制總熱量外,應根據病情注意少鹽,無鹽或少鈉及蛋白質的攝入量,蛋白質供應不宜過高,并且忌食豆制品,對于尿毒癥應低蛋白飲食,蛋白質每天在30克左右,主食以麥淀粉代替米、面、蛋白質供給首選優質蛋白質,如牛奶、雞蛋、瘦肉等。
12、忌甜食,炸食品及瓜子、花生,動物內臟。
13、免高糖食物,如各種糖果、甜食。
14、免脂肪的攝入,除限制動物脂肪外,每日烹調油在20克以下。
15、免油膩和含脂肪高的食物,如油炸食品及瓜子、花生等。
16、免含膽固醇高的食品,如動物內臟。
17、多吃高纖維食物,如粗糧、含纖維高的蔬菜。
18、定量進餐,可以少量多餐。
19、蛋白質的攝入,可以基本和正常人一樣,1.2克/公斤體重,但不要過多。
20、多飲水。 在血糖控制好的情況下,可以在兩餐中間吃少量水果,并且減少相應主食攝入量。
高血糖的飲食療法
(1) 控制總熱能是糖尿病飲食治療的首要原則。 攝入的熱量能夠維持正常體重或略低于理想 體重為宜。肥胖者必須減少熱能攝入,消瘦者可適當增加熱量達到增加體重。
(2) 供給適量的碳水化合物。 目前主張不要過嚴地控制碳水化合物,糖類應占總熱能的60% 左右,每日進食量可在250克~300克,肥胖應在150克~200克。
(3) 供給充足的食物纖維。 流行病學的調查提出食物纖維能夠降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以及 改善糖耐量。
(4) 供給充足的蛋白質。 糖尿病患者膳食中蛋白質的供給應充足。有的患者怕多吃蛋白質而 增加腎臟的負擔。當腎功正常時,糖尿病的膳食蛋白質應與正常人近似。
(5) 控制脂肪攝入量。 有的糖尿病患者誤認為糖尿病的飲食治療只是控制主食量。其實不然,現在提倡不要過多的 控制碳水化合物,而要嚴格的控制脂肪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