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類食物更利于降血糖
我們大部分人的飲食結構并不合理。所以,我們吃出來的疾病不在少數。為傷身是甜美的煩惱。一項新研究發現,比起高纖維的谷物和全麥面包,大豆、豌豆、面食、扁豆和米飯,能更好地降低Ⅱ型糖尿病和心臟病發作的風險。
加拿大多倫多圣邁克爾醫院的詹金斯教授主持了這項研究,他說:“我們的研究表明,豆類食品等低血糖指數飲食,可以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在很大程度上優于高纖維谷物食品。”
血糖指數是衡量各種食物對血糖產生影響的指標。
詹金斯教授和他的研究小組選擇了21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將其分成兩組,進行6個月的飲食治療,從而比較低血糖指數飲食與高纖維飲食,對控制血糖及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血糖高飲食可堅持“1234567”原則
“糖尿病患者應該如何飲食?哪些食物需少吃?”近日,社區健康大講堂講座在居委會三樓活動室開講,陽光新城社區衛生服務站邀請拜耳保健工作人員,為數十名老人講解糖尿病患者的飲食原則。“血糖高的居民,飲食可堅持‘1234567’的原則。”
據了解,“1234567”飲食原則即1個雞蛋,一包牛奶;2兩瘦肉,魚肉更好;3兩豆腐,營養豐富;4兩水果,控制少吃;5兩主食,粗細搭配;6兩蔬菜,適量搭配;七八分飽,效果好。
拜耳保健工作人員介紹,患有糖尿病的居民,每日進餐食物大小可堅持手掌原則,碳水化合物諸如饅頭,食用量為手掌大小;蛋白質食用量為手掌心大小;油脂食用量為大拇指指肚大小;瘦肉食用量為食指和中指大小,約為50克。吃水果的時間為兩餐前或睡前,上午9點至10點或下午3點至4點。黃瓜、西紅柿、草莓、西瓜、櫻桃等糖分含量低,可以適量進食;香蕉、龍眼、冬棗、蘋果等糖分含量高,盡量少吃。
79歲的社區居民毛繼妤,雖然患有糖尿病多年,但病情控制較好,對控制糖尿病有自己獨到的方法,她與社區不少糖尿病患者成為相互扶持的好朋友。當天下午,她和近10名糖尿病病友聚集在一起,了解糖尿病控制情況。她建議糖尿病患者,一定要重視并經常檢測空腹血糖、餐后兩小時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
“空腹血糖反映胰島素分泌狀況,它能評價控糖藥物是否合適;餐后兩小時血糖,反映吃飯后,胰島素消化糖的能力;糖化血紅蛋白也不能忽視,要定期檢測。”毛繼妤說,血糖高的居民一定要重視檢查血糖,一旦患有糖尿病,極易引發眾多并發癥。
血糖高飲食計劃表
忌食
白糖、紅塘、葡萄糖及糖制甜食,如果糖、糕點、果醬、蜂蜜、蜜餞、冰激凌等。
少食
土豆、山藥、芋頭、藕、洋蔥、胡蘿卜、豬油、羊油、奶油、黃油、花生、核桃、 葵花子、蛋黃、肝腎、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