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生活中有很多人吃飯的時候都是狼吞虎咽的,這種生活習慣其實是很不好的,會給我們的腸胃造成負擔。而有一部分人吃飯細嚼慢咽,這樣有利于我們吸收食物中的營養,對身體健康是很有好處的。下面就一起來看看細嚼慢咽都有哪些好處吧。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現在很多人吃飯都非常的快,這也與我們的生活節奏有關。所以細嚼慢咽的人很少。
傳統認為細嚼慢咽是一種教養,尤其對于女性來說更是如此,不過從健康的角度處罰,每個人吃飯不論男女都應該細嚼慢咽,因為它能給我們帶來很多的好處。
我國歷代醫學家都非常看重細嚼慢咽。唐代名醫孫思邈《每日自詠歌》云:“美食須熟嚼,生食不粗吞。”
細嚼慢咽能讓我們將食物中營養更完全的吸收到身體里,所以細嚼慢咽對我們的健康有好處。
《老老恒言》云:“入胃有三化,一火化,爛煮也;二口化,細嚼也;三腹化,入胃自化也。”《養病庸言》云:“不論粥飯點心,皆宜嚼得極細咽下。”
細嚼慢咽,有助于保持體型
國外學者研究發現,同分量的一種食物,肥胖的男性用8~10分鐘就吃完了,而消瘦者卻用了13~16分鐘。
他們由此考慮用減慢進食速度的方法來進行減肥試驗,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細嚼慢咽能降低我們吃飯的速度,這樣吸收到食物中的營養更多,也會讓我們容易有飽腹感。
對東京都內340位20~60歲公司職員進行肥胖和吃飯速度關系的調查。
以BMI(體質指數,即體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所得的數值)=25以上為肥胖標準,調查結果顯示。
吃飯速度快的(占總數40%)平均BMI23.5;吃飯速度不快不慢的(占總數45%)平均BMI22.4;吃飯速度慢的(占總數15%)平均BMI21.6。
從該結果我們不難看出,吃飯速度的快慢與肥胖的程度呈現一定的相關性。
通過仔細咀嚼延長就餐時間,就能使少量食物讓人獲得飽腹感,從而取得減少食量防止肥胖的效果。
吃飯細嚼慢咽也可以減壓
一、慢吃。用足夠的時間吃飯,狼吞虎咽只會更加緊張。
二、通過想象,訓練思維“游逛”。如:“藍天白云下,我坐在平坦的綠茵草地上”等。在短時間內放松、休息、恢復精力,讓自己得到精神小憩,你會覺得安詳、寧靜與平和。
三、有許多事情我們必須做、應該做和想做。但你是否發現有許多必須做的卻沒做,應考慮時間上的統籌安排。
四、嗅嗅香油。香油能通過嗅覺神經,刺激或平復人類大腦邊緣系統的神經細胞,對舒緩神經和心理壓力很有效果。
五、想哭就哭。哭能緩解壓力,讓人類情感抒發出來,這比深深埋在心理有益得多。
六、不要害怕需要時求助于別人。人的一生總會需要別人的幫助,需要別人傾聽、提建設性意見和幫助。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湖北衛視,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