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生吃大蒜對我們的身體健康非常有好處,能幫助我們將體內的細菌消滅,給我們的身體進行排毒,但是我們常見的大蒜都是白色的,相信很多人都沒有聽過黑蒜吧。下面就跟誰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黑蒜的功效吧。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在市場是像一匹黑馬一樣出現的黑蒜,號稱有各種治病的功效,那么它的這些功效是不是真有那么神奇呢?
黑蒜是什么
其實,黑蒜不是一個特別的大蒜品種,而是普通大蒜經過特殊加工的產物。它的歷史很短暫,從韓國人發明它至今,不過十來年。
實際上,黑蒜的制作并不復雜,但很漫長。簡單而言,就是把鮮大蒜在高溫高濕的條件下加熱一個月以上,甚至長達兩三個月。
有一些書中記載,黑蒜是經過發酵而來的,它的過程有點像制作紅茶的過程。
經過幾十天的持續加熱,鮮大蒜變成了黑蒜。大蒜變得綿軟而酸甜,特有的刺激性氣味也消失了。對許多人來說,黑蒜的風味口感更有吸引力。
黑蒜里有什么
但黑蒜走紅不是因為對風味口感的改變,而是作為“功能食品”。大蒜中有許多抗氧化成分,比如蒜氨酸以及各種多酚化合物。
這些物質在化學檢測以及細胞實驗中展示了良好的抗氧化性,有一些在動物試驗中也體現了各種“保健功能”。于是,這些成分被制成了各種“膳食補充劑”銷售。
經過一些研究發現,大蒜變成黑蒜以后,它含有的一些有益物質的含量劇增。
鮮大蒜變成黑蒜,為什么會導致這些成分如此劇烈的增加呢?
文獻中推測的機理主要有三種:一是這些成分在鮮大蒜中有一部分與其他物質緊密結合,在長時間的加熱中它們被釋放了出來;二是在鮮大蒜中存在著一些降低或者抑制了這些物質活性的酶,黑蒜制作過程中這些酶失去了活性;三是在褐變過程中,簡單的多酚形成了多酚復合物,后者的抗氧化性要強得多。
黑蒜的那些功效并未證實
既然那些“功效成分”的確是大幅增加了,那么黑蒜的那些“功能”靠譜嗎?
實際上,“存在功能成分”跟“在人體中體現功效”之間,還有相當的距離。黑蒜被發明以來,目前進行過的研究也主要是檢測成分變化。有少量的動物試驗,也不能算作充分。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湖北衛視,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2014年,臺灣學者在《功能性食品雜志》發表的一篇論文報道了一項相當完善的動物實驗。
他們用正常飲食、高脂飲食、高脂飲食加不同劑量的黑蒜提取物來喂大鼠,然后檢測體重以及多項生理指標的變化。
結果發現,與高脂食物組相比,吃高脂食物的同時補充黑蒜提取物的大鼠,終體重、肝臟和脂肪組織相對重量、血清中的甘油三酯、肝的氧化應激水平都明顯要低,許多指標接近吃正常飲食的大鼠。
從科學研究的角度說,這是一項很好的研究。不過,它畢竟只是一項動物實驗。在人體中的情況如何,還有待于進一步的研究。
至于黑蒜的“抗癌”作用,目前也只有一些非常初步的實驗室研究,而未真正得到證實。
因此,將黑蒜作為一種風味獨特的食品,適當吃些確實沒有什么壞處,但如果指望它來防病治病,可能就太天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