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吃什么粥好
1、菊花粥
做法:菊花摘去蒂,上籠蒸后,取出曬干或陰干,然后磨成細末,備用。
粳米淘凈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燒沸后,煮至半成熟,再加菊花細末,再煮至米爛成粥。每日兩次,晚餐食用。
中醫認為,菊花性味辛、甘、苦、微寒,歸肺、肝經,有疏風清熱,清肝明目,平降肝陽之功,本品清芳疏泄,善祛風熱之邪,對外感風熱,其效甚佳,對肝經風熱,或肝陽上亢等,也有明顯的治療作用。
《本草綱目》言其:除風熱,益肝補陰,治諸風頭目。
《本經》言其"治諸風,頭眩腫痛,目欲脫,淚出"。
藥理研究表明,本品含菊甙,揮發油,黃酮類,膽堿,香豆精類化合物及生物堿等,對多種致病菌及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能顯著擴張冠脈,增加冠脈血流量,降低血壓、血脂。
中老年人,常常患有高血壓、冠心病、高脂血癥等多種疾病,常用本品煮粥服食,不僅可以預防感冒,還可降壓降脂,治療心臟病。
2、荷葉粥
做法:將鮮荷葉洗凈煎湯,再用荷葉湯同粳米、冰糖煮粥。早晚餐溫熱食。
中醫認為,荷葉性平,味苦澀。有解暑熱、清頭目、止血之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