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可以通過一些按摩方法,來達到增強體質,促進我們的血液流通。如果你經常性的按摩上肢關節,就可以防止腰酸背痛。那么,究竟有哪些上肢關節的保養方法呢?接下來就請我們的畢榮修專家來給我們說說上肢關節按摩法吧!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教你上肢保健按摩方法
1、抖腕
先把一只手放松,然后將另一只手我在自己的腕部。
拇指在上,放在腕部稍上方,斜四指在下,抵住掌根部,上下協調用力,使被握一手的腕關節作輕快柔和的波浪式屈伸活動。
功效:有滑利關節的作用,適用于腕指腰痛等癥。
2、捻指
先把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相互貼在一起。
捏住另一手的手指,進行緩慢柔和的搓揉,如同捻線狀。由指根捻到指端,從小指開始依次而捻。
功效:人體十二經脈“根”于四肢末端,“結”于頭、胸、腹部。手指端屬六條手經的“根本”,與頭、胸部及其內臟器官的關系相當密切。故施行此術,可防治手指麻木、活動不利及有關的內臟病變。
3、搓手
兩手掌心相對摩擦至熱,再互替互換摩擦手背。
功效:如果你經常性的搓手,就可以防治關節酸痛、手指麻木、還能預防凍瘡。
4、拿肩
以一手的四指指端與拇掌部相對合,用力攀拿對側肩胛骨上的斜方肌肌腱,食指、中指指端著力于肩井穴處。然后,一捏一放,一緊一松,逐漸向肩肱、肘臂處挪移,直拿至腕掌部。
沿途可以肩關節前方肩前穴、臂彎紋頭外側的曲池穴、前臂背側腕上四橫指處的支溝穴和掌側腕上約兩橫指處的內關穴作為重點捏拿部位。
功效:可通行氣血。拿肩前能治肩臂部病癥,拿曲池能疏風解表、清熱降壓,拿支溝可利脅通大便,拿內關可和胃寬胸、養心寧神。適用于防治胸痛、頭痛、頭暈、胃痛、腹脹、惡心、嘔吐、便秘、心悸等病證。
5、擦肘
用掌心摩擦肘部周圍。
功效:可行氣活血,防治肘臂酸痛等癥。
6、運膏肓
兩手自然下垂,轉搖兩側肩關節,帶動肩胛骨,以作用于背部的膏肓穴。
功效:可防治肩背酸痛、傷風感冒、虛勞等癥。
7、抓空握固
反復伸屈五指或將拇指握于拳心,一緊一松,反復多次。
功效:可防治上肢酸痛、麻木、乏力等癥。
本期嘉賓介紹
畢榮修
男,骨科主任醫師、教授,1985年畢業于山東中醫學院,現為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骨科教授,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骨科副主任。兼任中國中西醫結合委員會骨傷科分會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骨傷科分會創傷專業委員會委員,山東中醫藥學會骨傷科分會脊柱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山東生物醫學工程學會生物力學專業委員會委員等職。長期在臨床從事醫療、教學、科研等工作,擅長采用中西醫結合方法治療骨折不愈合、股骨頭缺血性壞死、腰椎間盤突出癥、膝骨關節病等疾病。獲省部級獎勵兩項,主編著作六部,發表學術論文二十多篇。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山東衛視,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