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因為一些不好的生活習慣或者是坐姿,很容易導致我們的頸椎出現問題,從而得了頸椎病。那么究竟是那些姿勢會害我們得頸椎病呢?接下來就請我們的畢榮修專家來給我們說說吧!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山東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這樣的睡覺姿勢容易得頸椎病
很多人都知道春困秋乏這個詞語,但是對其中的病理原因卻不是很了解。
其實春困秋乏是人體隨季節氣候變化自然的一種反應。
春困秋乏不是病乜并不是睡眠缺乏,是人體生理現象的一種而已,隨著季節的變化而改變的。
在春天,我們的身體會因為一些氣溫的改變,而出現一些生理現象。
春天,隨著溫度的逐漸升高,皮膚毛孔舒展,血液供應增多,但供應大腦的氧氣卻相應減少,于是出現了懶洋洋、軟綿綿、無精打采、昏沉欲睡,表現為中樞神經系統抑制的春困現象。
隨即我們一般下午的時候都會困得不行,感覺眼睛好像粘了黏貼劑一般的一直睜不開,這樣的感覺讓人特別想拿兩個火柴棍撐住自己的眼皮子。
當然了,一般比較聰明的白領們都會在吃完飯后小憩一會。
但是,就因為你中午不正確的睡覺姿勢,將極大的提高我們得頸椎病和腰椎病的機率。
一般我們小憩醒來會發現,這腰酸背痛的簡直不是我們的身體,其實趴在桌子上睡覺對脊椎來講是一個極度“不講究”的姿勢,脊柱的正常生理彎曲為頸椎向前凸、胸椎后凸、腰椎前凸。
以手代枕或坐著、趴在辦公桌上午睡,此時頸椎向后彎,與頸椎向前凸的正常生理弧度正相反,身體下伏,腰椎向后彎,與腰椎向前凸的正常生理弧度也正相反,不符合脊柱的生物力學,頸、腰椎就會承受不正常的外來負荷。
由于韌帶、肌肉的過度牽拉,短時間內會產生酸痛、勞累的感覺,而長此以往韌帶、肌肉的勞損、松弛會逐漸打破脊椎的平衡,造成椎間盤的退變,繼而出現頸、腰背部疼痛,影響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因此,建議白領們辦公室午睡好能睡在床上或沙發上,條件不能滿足的情況下,睡姿應取頭高腳低、右側臥位。
每次午睡時間不要超過20分鐘。睡醒后適當做做拉伸脊柱的保健操,有利于緩解酸痛感。
本期嘉賓介紹
畢榮修
男,骨科主任醫師、教授,1985年畢業于山東中醫學院,現為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骨科教授,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骨科副主任。兼任中國中西醫結合委員會骨傷科分會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骨傷科分會創傷專業委員會委員,山東中醫藥學會骨傷科分會脊柱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山東生物醫學工程學會生物力學專業委員會委員等職。長期在臨床從事醫療、教學、科研等工作,擅長采用中西醫結合方法治療骨折不愈合、股骨頭缺血性壞死、腰椎間盤突出癥、膝骨關節病等疾病。獲省部級獎勵兩項,主編著作六部,發表學術論文二十多篇。
頸椎病的癥狀特征有以下幾點:
1、眩暈
眩暈是椎動脈型頸椎病病人的常見癥狀。病人因為頸部的伸展或旋轉而改變體位誘發眩暈癥狀。
部分病人有惡心感,急性發病時病人不能抬頭,少數病人有復視、眼顫、耳鳴及耳聾等癥狀。
2、頭痛
椎動脈型頸椎病的病人在發病時,頭痛和眩暈癥狀一般同時存在。其中枕大神經病變是引起頭痛的主要原因。
3、手麻
手部麻痛在頸椎病屬于中常見一種癥狀,它常提示上肢神經受到了卡壓。
4、視覺障礙
由于頸椎病引起椎-基底動脈系痙攣,繼發大腦枕葉視覺中樞缺血性病變,少數病人可出現視力減退或視野缺損,嚴重者甚至可以引起失明現象。
5、突然摔倒
當病人頸部旋轉時突然感到下肢發軟而摔倒。臨床特征是:發病時病人意識清楚,短時間內能自己起來,甚至行走。這有別于其他腦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