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練太極拳的人越來越多,練太極也是養生運動中的一種,這種養生運動在中老年人群中是比較受歡迎的一項保健運動。經常練對我們的身體健康是很有好處的。下面就讓馮雷專家來給我們講講如何可以練好太極拳吧。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太極拳這項養生保健運動已經收到越來越多的人的喜歡,我們經常在一些廣場上看到人們打太極的身影。
初學者要明畫大圈之理
建議練拳者,既要掌握好拳架的標準,更要弄清怎樣達到標準。
練太極拳,須經過一個從畫大圈,到畫中圈,再到畫小圈的過程,才能達到高境界的無形圈。
所以如果練圈的話,就一定要耐心的進行練圈,一般要練好大圈,要花兩年左右的時間。
只有畫好大圈,才能把身體內的重要骨環、關節畫開、畫活,達到身肢放長的目的,才能畫好中圈。
誰領會這一點快、早,誰就能在練拳過程中不走彎路,高人一籌。
打太極拳要求放松自然,這使大腦皮層一部分進入保護性抑制狀態而得到休息。
經常打太極對我們的身心都是一種調節,要先用心打,然后才能帶動身體的運動。
這樣長期堅持,會使大腦功能得到恢復和改善,消除由神經系統紊亂引起的各種慢性病。練太極拳至少要保證每周3~4次,好每天一次。
想要練好太極拳先練“站樁”
站樁是練拳前的“前奏”,它將身體擺好一個姿勢,不許動,一直保持其形態不動,直至不能支持為止。
“站樁”其實就是練樁功。通過靜站形式來形成動力定型的,是有動有靜,動靜統一的運動,不練習“站樁”是體會不到靜極生動的意境,“站樁”是產生和發達本能勁力的佳捷徑,但由于簡單、乏味,而往往被人們忽視。
“站樁”要放松,切忌刻意追求,萬萬不可用力用勁,要有“心如白云常自在,意如流水任東西”的灑脫意境。
提醒太極拳“發燒友”,在打太極拳前,切記要把準備活動做到位。只有熱身做完后感到全身發熱,肌肉韌帶才算是拉開,這樣才能保證習拳中不受傷。
本期嘉賓介紹
馮雷
女,中國武術六段、山東省武術太極拳教練員、山東施樂太極俱樂部總教練、山東畫報出版社編審。
習練太極拳十數年,先后得到國家多位武術大師的親傳指導。對太極拳、劍有較深刻領悟。
工作期間所編輯設計的圖書畫冊多次獲國家級獎項;其中參與編輯并設計的《圖片中國百年史》榮獲國家“五個一”工程獎、1993年山東畫報社、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山東省美術家協會、山東省出版工作者協會、山東省版協裝幀藝委會為其聯合主辦了《馮雷裝幀設計藝術展暨研討會》。曾編輯設計了《全國城市運動會》、《養生健身》等多部體育畫冊;撰寫多篇太極拳文章在省內外報刊雜志上發表。
2007年編導并撰稿的《映日荷花別樣紅——記第三屆全國億萬婦女健身活動展示大賽山東省太極拳代表隊》影像作品,得到省有關領導和專家們的好評;2011年編輯《洪均生陳式太極拳全書》上、下卷,由山東畫報出版社出版。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山東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