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宜燥濕化痰、散結消息。
方用導痰湯加減:膽南星9g,制半夏12g,石菖蒲15g,茯苓30g,陳皮15g,澤瀉12g,海浮石20g,白術20g,生薏苡仁30g,僵蠶9g,桔梗9g,白芥子15g,穿山甲10g,白蔻仁20g。
肺脾氣虛證
聲音嘶啞,纏綿不愈,聲帶色白或淡白或息肉術后反復再發,或術后音啞不復,倦怠乏力,少氣懶言;舌淡胖,脈緩弱或細。
治宜健脾益肺,化濕散結。
方用補中益氣湯合二陳湯合發聲散:黨參30g,白術20g,茯苓20g,蒼術15g,生薏苡仁30g,陳皮15g,制半夏12g ,訶子9g,全瓜蔞20g,僵蠶9g,生牡蠣24g,浙貝母15g,桔梗6g,甘草3g。
中醫治療聲帶息肉偏方
中醫將聲帶息肉列入“慢喉喑”范疇,又稱久喑。總屬氣滯痰凝血瘀所致。癥見聲嘶日久,講話費力,胸悶,舌質暗滯,脈澀。治宜行氣活血,化痰開音。
方1、紫桃蘿卜湯
組成:紫菜、桃仁各15克,陳皮30克,白蘿卜250克。
用法:紫菜撕碎,蘿卜切絲,陳皮剪小塊,共人鍋煮半小時,去 渣,取水煎液300毫升;桃仁打細粉,以水煎液調沖,并加調味品,即可食用,每日1—2次。
功效:行氣活血,化痰開音。
主治:聲帶息肉,屬氣滯痰凝血瘀型,聲嘶日久,講話費力,胸悶,·占質暗滯,脈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