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有糖尿病就要積極地進行相關的調理,對我們的健康才是非常有利的。那么日常生活中糖尿病調理方法究竟有哪些呢?那就讓我們一起隨著山東健康第一節目趙泉霖專家來了解一下吧!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糖尿病如何調理
1.主食每天吃多少合適
糖尿病患者一天大約吃5~6兩,這里主要是強調以生的主食重量為準,這樣是比較合理的,而且有利健康。
如果是年輕患者、勞動量大一些,可以吃到7兩,但不要超過8兩;如果年紀大一些、活動量比較少,吃到4兩就差不多了。
每日主食不能低于3兩。如果少于3兩,就會總是處于饑餓狀態,容易發生低血糖或酮癥酸中毒,甚至引起昏迷。
低糖和酮癥酸中毒這兩種是糖尿病非常嚴重的急性并發癥,對于患者的健康有著非常大的危害。
主食吃得不夠,機體需要的各種營養不夠,所以會表現為消瘦。“瘦”說明營養差,會導致沒有力氣、抵抗力差。
有很多老年糖友伴骨質疏松,光想到補鈣,其實如果肌肉沒有力量,使得平衡功能差,走路很容易跌倒。
2.粗細糧如何搭配
營養學上有“血糖指數”的理論,簡單說就是不同食物使得血糖升高的能力是不同的。
比如,白米比其他的一些雜糧飯引起血糖升高更多,主要就是因為白米飯里的淀粉快速消化,這樣就非常容易導致高血糖了。
提倡糖友粗細糧搭配,糖友每天至少吃一次粗雜糧(1~2兩),如蕎麥饅頭、蕎麥面條、蕎麥餅、燕麥粥等。
雜糧飯是比較好的選擇,1份燕麥、1份蕎麥、3份白米一起煮,這樣的雜糧飯可以煮得軟一點,也可以適當加一些綠豆、蕓豆等,豆類富含膳食纖維、蛋白質,對“三高”人群特別好。
3.葷素如何搭配
要控制膽固醇和脂肪的攝入量,少吃食用油,特別是豬油。一天2~3兩的葷菜(脂肪),年輕人可以吃到4兩。一般來說,3塊大一點的帶魚或1塊大排就是2~3兩。
中午吃5~6只蝦,晚上吃1塊紅燒排骨或一些雞塊,都是可以的。盡量少吃肥肉,吃肥肉可能引起血脂紊亂、血壓增高,導致動脈粥樣硬化,也不利于血糖的控制。
推薦大家多吃一些海魚,一個星期吃2~3次海魚比較好。糖友擔心各種大血管和微血管的并發癥,海魚油中的ω-3脂肪酸可以保護心腦血管,降低血脂,減少血栓。深海魚如三文魚、銀鱈魚、帶魚、黃魚等都很好。
本期嘉賓介紹
趙泉霖
男,內分泌內科主任醫師,教授,醫學博士,全國名老中醫學術繼承人,碩士研究生導師,山東中醫藥大學中青年學術骨干,山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內分泌專業委員會秘書。主要從事中西醫結合治療糖尿病及其并發癥、甲狀腺疾病、肥胖癥、痤瘡、脫發、痛風、高脂血癥、高血壓病的研究。先后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出版個人專著一部:《中西醫結合糖尿病治療學》,主編學術著作一部,參編數部;主持及參加了山東省衛生廳科技攻關課題四項,其中課題“糖腎康治療糖尿病腎病的臨床與實驗研究”獲1997年山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擅長
中西醫結合治療糖尿病及其并發癥、甲狀腺疾病、肥胖癥、痤瘡、脫發、痛風、高脂血癥、高血壓病。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山東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