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我們大家都非常熟悉的疾病,患有糖尿病是非常痛苦的,通過飲食來緩解是非常好的選擇。那么日常生活中糖尿病的正確飲食是怎樣的呢?那就讓我們一起隨著健康第一視頻欄目孫豐雷專家來了解一下吧!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糖尿病的正確飲食
1、合理控制總熱量
糖尿病首先就是要控制好自己的熱量攝入,才能有效控制自己的體重,才有利自己的身體健康,使自己接近標準體重。
孕婦、乳母、兒童要增加熱能的攝入,維持其特殊的生理需要和正常的生長發育。
2、碳水化合物不宜控制過嚴
原則上應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但不能過低。
飲食中的碳水化合物太少,不容易被病人耐受,這樣一來機體因缺少糖而利用脂肪代謝供給熱能,更加會發生酮癥酸中毒。
3、減少脂肪攝入
脂肪的攝入應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而定。高脂肪飲食可妨礙糖的利用,其代謝本身會產生酮體,容易誘發和加重酸中毒。
肥胖病人應嚴格限制脂肪的攝入,每日不宜超過40克。消瘦病人由于碳水化合物限量,熱能來源不足,可相應提高脂肪攝入量。
4、蛋白質的供應要充足
糖尿病飲食中的蛋白質供應要充足,攝入量要與正常人相當或稍高。 有合并癥時,應按醫生的指導決定蛋白質的攝入量。
5、適當補充維生素、礦物質和微量元素
尤其是在感染、并發其它疾病或控制不良的情況下,就更加要多補充些,特別是要注意維生素B1的供應。
一般谷類食品中含維生素B1較高,由于糖尿病飲食限制主食的攝入量,往往造成維生素B1來源的不足,容易出現因缺乏維生素B1而引起的神經系統疾患。
維生素B12可以改變緩解神經系統癥狀,維生素C可以預防微血管病變,這些維生素都應當適當補充。
飲食中鈉鹽不宜過多,高鈉易誘發高血壓和動脈硬化。鋅的供給不足可以使胰島素分泌減少。飲食中鋅好的來源是肉類、海產品和家禽。
本期嘉賓介紹
孫豐雷
男,內分泌內科,副主任醫師,漢族,山東陵縣人。醫學博士、博士后,副主任醫師。兼任山東中醫藥學會糖尿病專業委員會委員兼秘書、山東中醫藥學會亞健康專業委員會副主委兼秘書、世界中醫藥聯合會糖尿病專業委員會理事、世界中醫藥聯合會亞健康專業委員會理事。先后主持省級課題3項,主編著作3部,在省和國家級期刊發表學術論文30余篇。擅長應用中西醫結合方法防治糖尿病、糖尿病血管并發癥,甲亢、甲減等甲狀腺疾病,痛風、座瘡、亞健康、慢性疲勞綜合征等病癥。
擅長疾病
中西醫結合方法防治糖尿病、糖尿病血管并發癥,甲亢、甲減等甲狀腺疾病,痛風、座瘡、亞健康、慢性疲勞綜合征等病癥。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山東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