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并發癥是非常多的,所以日常生活中一旦發現自己患有糖尿病一定要積極地進行相關的治療。那么日常生活中糖尿病的并發癥究竟有哪些呢?那就讓我們一起隨著健康第一節目孫豐雷專家來了解一下吧!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糖尿病的并發癥
1、糖尿病性神經病變
糖尿病患者如果日常生活中沒有進行積極地治療,那么就非常容易出現糖尿病性神經病變,嚴重影響患者的健康。
糖尿病性神經病變,是糖尿病在神經系統發生的多種病變的總稱。它包括植物神經系統,中樞神經系統,運動神經系統,周圍神經系統等等。
其中糖尿病性周圍神經病變是糖尿病常見合并癥。周圍神經病變又分為多發神經病變和末梢神經病變。病變可單側,可雙側,可對稱,可不對稱。
一般情況下都會出現雙下肢麻木、脹痛、伴有針刺樣、燒灼樣異常感,使患者非常痛苦,有的甚至出現刀割樣痛。
2、糖尿病性心腦血管病
糖尿病人常常伴有高血脂、高血壓、血管粥樣硬化,極易患心腦血管病。
糖尿病性心臟病通常是指糖尿病人并發或伴發的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糖尿病性心肌病,以微血管病變、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所致的心律及心功能失常。
3、糖尿病性腎病
糖尿病性腎病,是對糖尿病患者危害極為嚴重的一種病癥。病變可累及腎血管、腎小球、腎小管、和間質。
一般常見的腎損傷有糖尿病性腎小球硬化癥,小動脈性腎硬化、腎盂腎炎、腎乳頭壞死等,對患者的健康存在很大的威脅。
其中糖尿病性腎小球硬化癥是糖尿病特有的腎臟并發癥,臨床上通常稱其為糖尿病性腎病。糖尿病性腎病是導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一個重要原因。
4、糖尿病下肢壞疽病變
糖尿病下肢壞疽,是由于糖尿病長期得不到很好控制,發生動脈硬化,出現了下肢大血管和微血管的病理改變。
他的發生機理是
當糖尿病患者的下肢發生動脈硬化后,血管內皮細胞損傷,血液中的紅細胞、血小板聚集功能增強,使血液呈高凝狀態,促使血栓形成,引起管腔狹窄以致血管阻塞,造成下肢或中部缺血、缺氧以到壞疽發生。
本期嘉賓介紹
孫豐雷
男,內分泌內科,副主任醫師,漢族,山東陵縣人。醫學博士、博士后,副主任醫師。兼任山東中醫藥學會糖尿病專業委員會委員兼秘書、山東中醫藥學會亞健康專業委員會副主委兼秘書、世界中醫藥聯合會糖尿病專業委員會理事、世界中醫藥聯合會亞健康專業委員會理事。先后主持省級課題3項,主編著作3部,在省和國家級期刊發表學術論文30余篇。擅長應用中西醫結合方法防治糖尿病、糖尿病血管并發癥,甲亢、甲減等甲狀腺疾病,痛風、座瘡、亞健康、慢性疲勞綜合征等病癥。
擅長疾病
中西醫結合方法防治糖尿病、糖尿病血管并發癥,甲亢、甲減等甲狀腺疾病,痛風、座瘡、亞健康、慢性疲勞綜合征等病癥。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山東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