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虛是我們許多人都會出現的現象,當出現氣虛的時候我們要積極地進行相關的調理,有利健康。那么日常生活中導致氣虛的原因有哪些呢?那就讓我們一起隨著健康第一欄目司國民專家來了解一下吧!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氣虛的常見原因
1、過度勞累是對氣的透支
我們日常生活中如果過于勞累對身體的危害是非常大的,所以我們如論是工作還是學習都要做到勞逸結合。
中醫講“勞則氣耗”。我們看很多人的感冒都出現在比較疲勞的時間段里。
為什么操勞會耗氣?因為氣是一種能量,無時無刻都在發揮它的生理功能。
無論是工作還是學習都靠這種功能的發揮,如果你在一定的范圍里利用好,然后在進行適當的補充,那么你的氣就損耗得慢。
但是如果你消耗太過了,又沒有及時補充,能量的支出與供給處于一個不平衡狀態,這個氣肯定是損耗得快,以至越來越少。
還可以把這種能量比喻成我們生命的本錢,年輕的時候透支了,上了年紀就得過窮日子。
2、躺久了,氣也受傷了
有句話說得好:好吃不如餃子,舒服不如躺著。既然勞則傷氣,那我們每天躺著好了。可是有時候,躺在床上時間長了更覺得累,這是為什么呢?
氣的特點就是運動,當一直躺著的時候,氣就無法進行正常的運動,氣運行過程的減慢,氣機就會受損。
因為脾位于身體的中部,是氣機的轉輸站,關系著氣的上升下降。“脾主四肢”,四肢不運動,自然會更影響脾的運化。
所以長期臥床的人食欲差,運化不好,吸收水谷精微的功能就降低,后天之氣的生成也就少了,自然就傷到氣了。
3、人要活動,才會產生熱量
簡單說就是人要活動,才會產生熱量。或者是說人體的氣和自然的大氣要不斷交流、吸納。
這個能量,你老不運動就停滯,它就沒有這種生發狀態了。
本期嘉賓介紹
司國民
男,山東省立醫院中醫科主任,主任醫師,教授,醫學博士,博士生導師。山東省名中醫藥專家[1] ,全國優秀中醫臨床人才,第三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學術繼承人,山東中醫藥學會副會長,精通仲景之學,擅長內科常見疾病、疑難雜癥的辨證施治,尤其對腦病(情志病)及腎病有深入研究;另外對男性病及風濕性疾病、循環系統疾病、骨關節病有獨特的診治方法;開展慢病防治及膏方調理取得很好的臨床療效。
研究方向
精通仲景之學,擅長內科常見疾病、疑難雜癥的辨證施治,尤其對腦病(情志病)及腎病有深入研究;另外對男性病及風濕性疾病、循環系統疾病、骨關節病有獨特的診治方法;開展慢病防治及膏方調理取得很好的臨床療效。
學術兼職
山東中醫藥學會副會長,山東醫師協會中醫醫師分會副主任委員,山東中醫藥學會風濕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山東中西醫結合學會腎臟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山東中西醫結合學會男科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亞健康分會委員,中國醫師協會中西醫結合分會委員,中國睡眠研究會中醫睡眠醫學專業委員會委員。國家自然基金項目評審專家,山東省新藥評審專家。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山東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