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壓力的增大,很多人的身體都會出現大大小小的問題。而脾胃更是承受了很大的負擔,導致了現在很多人的脾胃都有虛寒的情況,那么脾胃虛寒有哪些癥狀呢?脾胃虛寒應該怎么辦呢?下面就讓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吧。
脾胃虛寒癥的癥狀
胃痛或腹痛隱隱、喜暖喜按、空腹時痛甚、進食后痛減,泛吐清水,納食不香,精神不振,倦怠乏力,手足發冷,大便溏稀,舌淡苔白,脈虛弱或遲緩。
常見反應
1、體形瘦長,消化不良,怕冷惡寒,手腳冰涼。夏天里,別人吹空調好生快意,自己一進去就感覺冷;冬天里更不得了,他們比別人要多穿好多衣服,稍有風吹,還會凍得瑟瑟發抖,肚子咕嚕一聲響,馬上提著褲子往衛生間里沖。
2、大便清稀,無臭味,每次總有排不盡的感覺,一次過后很快又要去第二次,嚴重者后面往往連續不斷。肚子喜溫喜按,抱個暖水袋在肚前是舒服。
3、吃飯很少,偶爾吃多了還不消化,肚子痛,怕冷,這些癥狀在冬天里尤為嚴重。
脾胃虛寒怎么辦
脾胃虛寒的主要病因是飲食習慣不良如飲食不節制、經常吃冷飲或冰涼的 食物引起。再加上生活節奏快,精神壓力大,易導致胃病。
一、脾胃虛寒吃什么藥
脾胃虛寒,需溫中健脾,和胃止痛,恢復脾胃健康。可參考方藥:黃芪建中湯。方中黃芪補中益氣,小建中湯溫脾散寒,和中緩急止痛。泛吐清水較重者,可加干姜,吳茱萸,半夏,茯苓等溫胃化飲;如寒盛者可用附子理中湯,或大建中湯溫中散寒;若脾虛濕盛者,可合二陳湯;若兼見腰膝酸軟,頭暈目眩,形寒肢冷等腎陽虛證者,可加附子,肉桂,巴戟天,仙茅,或合用腎氣丸,右歸丸之類助腎陽以溫脾和胃。雖同為脾胃虛寒癥,但表現不一且程度不同,適用方藥也有所側重,故需聽從醫師囑咐,方能事半功倍。
二、脾胃虛寒的相關食療
脾胃虛寒者都因飲食不當、壓力過大、疲勞等原因而致,除了服用藥方外,更重要是從生活方面改善,適當的食療,使人體恢復更好。宜食用性溫味甘辛,具有健脾補氣、溫暖腸胃及祛寒作用的食物,如秈米、羊肉、雞肉、牛肚、豬肚、鏈魚、草魚、荔枝、辣椒、韭菜、茴香菜、肉桂、干姜、生姜、花椒、胡椒、小茴香、白蔻、紅糖等。
三、運動
適當運動能使人精氣神提起來,促進血液循環,強壯脾胃等內臟功能,一般宜慢跑等運動強度不大的運動。
脾胃虛寒的食療方
1、肚絲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