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藥物性脂肪肝
某些藥物或化學毒物通過抑制蛋白質的合成而致脂肪肝。
如四環素、腎上腺皮質激素、嘌呤霉素、環已胺、吐根堿以及砷、鉛、銀、汞等。
降脂藥也可通過干擾脂蛋白的代謝而形成脂肪肝。
7、妊娠脂肪肝
妊娠脂肪肝多在孕婦第一胎妊娠34~40周時發病,病情嚴重,預后不佳,母嬰死亡率分別達80%與70%。
8、其他疾病引起的脂肪肝
結核、細菌性肺炎及敗血癥等感染時也可發生脂肪肝。
病毒性肝炎病人若過分限制活動,加上攝入高糖、高熱量飲食,肝細胞脂肪易堆積。
接受皮質激素治療后,脂肪肝更容易發生。
患者控制感染后或去除病因后脂肪肝迅速改善,還有所謂胃腸外高營養性脂肪肝、中毒性脂肪肝、遺傳性疾病引起的脂肪肝等。
9、脂肪代謝異常
長期進食高脂飲食、高脂血癥或機體脂肪組織動員增加,引起游離脂肪酸輸入肝臟增多。
肝臟合成游離脂肪酸增加或由碳水化合物合成甘油三酯增加;脂肪酸在肝細胞線粒體內β氧化減少。
極低密度脂蛋白合成與分泌減少而使甘油一酯轉運障礙等。
在上述因素的作用下,導致肝內脂肪細胞與肝細胞之間的動態循環平衡被打破,從而引起肝細胞的脂肪性變。
10、激素影響
雌激素、皮質醇、生長激素、胰高血糖素、胰島索以及胰島素樣生長因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