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棋競賽規制
先后手的確定
對局的先后手,由大會抽簽編排或對局前猜先決定。競賽規程對此應作明確表述。
猜先的順序是:先由高段者握若干白子暫不示人。低段者出示一顆黑子,表示“奇數則己方執黑,反之執白”,出示兩顆黑子則表示“偶數則己方執黑,反之執白”。高段者公示手握白子之數,先后手自然確定。雙方段位相同時,由年長者握子。
貼子
正式比賽采用黑棋貼子制度,終局計算勝負時,黑棋貼還7又1/2目。在中國的使用數子規則,黑棋帖給白棋3又3/4子(7又1/2目),也就是黑棋說要有180.5+3.75=184.25子以上才能贏棋。但通常不說贏了1/4或3/4子,而是說成1/2子。例如黑方總共得185子則黑勝1/2子,得184子則黑負1/2子。中國規則中1988年開始實行黑棋貼二又四分之三子(5目半)的規則,2001年改為黑棋貼三又四分之三子(7目半)。一半來說3又3/4子的價值等同于7目半,但這不是絕對,絕大多數情況下是這樣,但也有是例外的。
計時
計時是保證比賽順利進行的重要手段之一。一切有條件的比賽均應采用計時制度。
1、計時器
提倡使用電子語音計時器。允許繼續使用指針式機械鐘。正式比賽時,計時鐘一律置于白方右手一側。人工讀秒提倡使用秒表,允許使用其他計時器。高等級的由專職裁判員負責計時的比賽,由主辦方另行規定計時器種類和放置方式。
2、 時限
不同的賽事均應事先規定一局棋的每方基本時限。
3、讀秒
讀秒是強制性的延續比賽的辦法。在采用規定基本時限外加讀秒制的比賽中,應事先明確,在規定時限內保留幾分鐘開始讀秒。
此類慢棋比賽的讀秒每手棋限時為60秒,不足60秒的著手不予計時。達到60秒的視為已使用保留時限之中的1分鐘。
讀秒工作由裁判員執行。60秒一手的讀秒方式為:30秒、40秒、50秒、55秒、58秒、1分、還剩×分。
用至后一分鐘時,讀秒方式變為:30秒、40秒、50秒,此后隨即以準確的語音逐秒報出:1、2、3、4、5、6、7、8、9、10。裁判員讀出“10”而棋手同時落子或尚未落子,均應判為已使用1分鐘。
采用30秒、20秒、10秒或其他讀秒辦法的快棋比賽,可根據上述原則,事先規定讀秒實施細則。
4、包干用時制
包干用時制是規定基本時限之內必須結束比賽的計時辦法,超時判負。
包干用時制的賽事均應事先規定基本時限,規定計時器材,并可制訂其他實施細則,但以下幾條須共同遵守。
(1) 計時鐘一律置于白方右手一側。
(2) 下子和按鐘必須使用同一只手,不得一只手下棋,另一只手按鐘。
(3) 下單官仍須計時。
(4) 當一方放棄盤上競爭而導致放棄著手權時,允許終止計時,雙方可爭之點全部歸屬于對方。雙方地界的勘定由裁判長負責。
(5) 提倡使用電子鐘計時。使用機械指針式鐘計時,以計時鐘的紅針倒下、分針、秒針均超過“12”為超時。
(6) 當計時鐘發生故障時,裁判長應根據實際情況作出臨時更換計時鐘、解釋計時鐘讀數、對某方超時判負等果斷裁決。
(7) 裁判長有權制止無理消耗對方時間的非正常行棋。
5、定時限步制
這是象棋、國際象棋延時辦法的移植。用完基本時限后,限在規定時間之內著完規定的步數。例如每10分鐘限著15手等。著完規定的步數而未用完規定時間,節余時間可延至下一節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