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功是一門可以讓人學到很多東西的一種生命科學,沒錯,可以這么說,很多科學家研究過氣功都對氣功的功效作出了肯定,它的效用的確是非常強大的,所以受到很多人的喜歡,但是也有很多對它的精髓并不了解,只知其面,不知其根基。
如果你想要了解氣功的話,那么就不妨來隨小編一起進入到氣功的海洋中,帶你領略真正的氣功都有哪些基本功法,我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的,只要堅持練習下去的話,那么你就可以看到很明顯的效果,當然前提是練法要正確。
它與現代科學的預防醫學、心身醫學、運動醫學、自然醫學、老年醫學以及體育、武術等等,都有一定的聯系。它通過自我調控意念、呼吸和身軀、來調整內臟活動,加強自身穩定機制,從而達到祛病益壽的目的。
現代“氣功”一詞包括了古代的“吐納”、“導引”、“存神”、“靜功”、“辟谷”。
“動功”、“內功”、“外功”、“修練”、“打坐”、“入定”、“坐禪”、“靜坐養生”、“修身養
氣功養生性”、“呼吸養生”等等,甚至太極拳等某些武術,只要以內功為基礎,都屬氣功的范圍。
氣功又分動功與靜功兩大類,前者也叫外功,后者也叫內功。外功以內功為基礎,靜極才能生動,所謂“內練精氣神,外練筋骨皮”,精氣神充足了,筋骨才能強壯。靜功并非靜止,而是“外靜內動”,是機體的特殊運動狀態。正如王船山所說:“靜者靜動,非不動也。”靜以養神,以吐納呼吸為主要練功方法;動以練形,以運動肢體為主要練功方法。無論靜功還是動功,都離不開調心、調息、調身這三項練功的基本手段,也就是意守、呼吸、姿勢三個環節。靜則生陰、動則生陽,動靜兼練,“三調”結合,于是陰陽調和,祛病延年。正如陶弘景的《養性延命錄》里所說:“能動能靜,所以長生”。
1. 放松功
本功可作為練好其他各種氣功的基礎功夫。健康者練此功,能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對體弱多病者來說,更是理想的康復手段。
放松功屬于靜功,易學易練,不易出偏,它是從意念和身體放松為主的新功種。在練習方法上是吸氣時意守要放松的部位,呼氣時意念離開意守的部位,同時默念“松”字,體驗松感。在姿勢方面,初練功者,用仰臥或靠坐;練功熟練者,可在站樁和行動時練習放松。在呼吸上,一般用自然呼吸。
2.內養功
是劉貴珍先生整理總結而成,已成為氣功的主要功種之一。本功注重調息,對呼吸的要求較為嚴格,氣功養生配合默念字句以誘導入靜,從而將調整呼吸與入靜意守緊密結合起來,具有大腦靜、臟腑動的特點。內養功鍛煉一般先由臥式開始,坐臥式可互相配合,也可單獨應用。內養功的呼吸法較為復雜,要求呼吸、停頓、舌動、默念字句四種動作相互配合。
呼吸要力求自然,盡量保持深、長、細、勻,不要憋氣,以防出偏。在意守時,應自然做到似守非守。意識不可過于集中,但也不可無意去守。
3.強壯功
此方是氣功師劉貴珍先生吸取了民間功法以及釋、道、儒各家功法的精華,綜合整理而成,其特點基本上與內養功相同,屬于靜功,只在呼吸和姿勢方面有其特色,如盤膝坐及站樁等。其作用可以概括為:養氣壯力、健身防病、延年益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