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愛養生的人群,對氣功不是態陌生。但你知道氣功的真氣運行方法么?練習氣功有什么要領?想必只有很少很少的一部分人知道,而這些人也是精于氣功的,那么下面就為不知道的朋友們介紹如何練習氣功吧!
氣功有著強身健體、開發潛能和延年益壽的功效,是一種鍛煉身心非常好的方法,下面就為大家介紹練習氣功的要領,一起來看看吧!~
練習氣功的要領:
(1)松靜相輔,順乎自然
松與靜的關系密切,全身放松能促進入靜,而入靜后,也必然呈現全身放松,故兩者是相輔相成的。松,一方面是全身肌肉放松,這個松必須掌握松而不懈的狀態。采用臥式,全身放松較易實現,但在擺好姿勢以后,還應全身微微晃動幾下,達到臥之舒適。站、坐兩式的維持,都必須有一定的肌肉處于緊張狀態,但也需大限度的放松。
放松的另一個方面,就是意識的放松,首先要伴隨著全身肌肉放松,使整個身體有一個舒適松快的感覺,另外,就是意守呼吸或意守丹田都不能思想過于集中,要消除緊張狀態,達到精神意識的放松。
入靜是練習氣功的很重要過程,需求呼吸無聲,身心放松,排除雜念,才能達到入靜。只要掌握好,練習氣功的果果很明顯,反之,則會出現偏差。
(2)練意練氣,意氣合一
氣功之氣,主要是指真氣(元氣)。練氣之初,必須由練肺氣(呼吸之氣)入手。肺氣的鍛煉,由于功法的不同,采用的呼吸方式也各異。雖然如此,但不論什么功法,大都要求呼吸做到:"悠、勻、細、長、緩"。練功有素之人、每分鐘呼吸次數,甚至可達二三次,形成緩慢的腹式呼吸。
呼、吸氣的鍛煉,必須由淺入深,由快至慢,逐漸練習,不能要求在短時間內即形成完整的深長呼吸。初練時必須以意念誘導,練到一定程度,便可達到自然而規律的呼吸。練意:一為排除雜念,達到入靜;二為意守丹田,使整個機體發生更深刻的變化。初練氣功者欲想很快排除雜念是很困難的,必須通過一定時間的練習,才能使雜念逐漸減少,達到入靜的要求。
練功過程中怎樣把練意和練氣結合起來?開始鍛煉呼吸時,同時也要意守呼吸,以幫助呼吸盡快練好。待深長。均勻的呼吸形成后,再注意腹部隨呼吸起落。當呼吸鍛煉得很純熟時,即使不注意呼吸也能自然達到氣貫丹田,此時,單純意守丹田即可以了。這樣練氣練意,二者就能密切結合,實現意氣合一,使真氣充沛,達到治病健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