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婦女中1/3的人有缺鐵性貧血。從懷孕到生育,一般母親要消耗1000毫克的鐵,而現在的女性由于月經、偏食等原因,懷孕前大多已有貧血傾向,一旦懷孕,體內鐵的消耗量急速增加。因此,孕婦中貧血的人是相當多的。人工流產和產后的婦女由于失血量多,也非常容易導致貧血。
3、嬰幼兒
約有30%-40%的嬰幼兒患有缺鐵性貧血,多發于6個月至3歲的嬰幼兒。出生后6個月內的嬰兒若有足量的母乳喂養,一般不會發生缺鐵性貧血;若母乳量不足,以牛奶喂養為主,由于牛奶中鐵的含量比母乳低,小兒對牛奶中的鐵的吸收也比母乳差,所以易發生缺鐵性貧血,早產兒更易患此病。
4、過度減肥
過分減肥和一些素食者也是缺鐵性貧血的高發人群,飲茶過量易導致缺鐵性貧血。
缺鐵性貧血的危害
1、背痛
由于月經、懷孕等原因,女性更容易背痛。英國家庭醫生協會副主席克萊爾·拉什頓博士建議,可每天早晚簡單鍛煉腹部肌肉10次,比如趴在床上或地板上,后背保持筆直,然后腹部盡量收縮,從1數到10。拉什頓博士還建議,做彎腰撿東西動作時,有意收腹,有助于防治背痛。
2、抑郁
醫生告誡說,抑郁和焦慮并非總是心理問題,通常可能是另一種疾病的癥狀,如貧血、甲狀腺或更年期等。在服用抗抑郁藥物之前,好問問醫生是否有必要進行血檢,排除以上情況。
3、未老先衰
專家指出,吃不當食物會讓女性容顏早逝。由于皮膚內自由基太多會加速衰老,甜食吃得過多,容易老得快。
女人不補容易老 自測氣血狀況
女性精力月經、妊娠、生育與哺乳期,容易耗損氣血,若產后失于調養,加上養育嬰兒的辛苦操勞,真是勞心又勞力。以上種種原因,令女性身體常常處于一種氣血失調的狀態,身體出現亞健康的一些不適,甚至疾病。女性的責任感又使她們常常把注意力放在孩子和家庭上,從而忽視了自己的身體不適,一天又一天積累下來,直到嚴重影響身體時才后悔太遲。
調和氣血通暢氣機
中醫中藥經過幾千年的醫療實踐,在防病治病都積累了寶貴的經驗,既能消除或減輕癥狀,又能改善整體的身體素質,做到既治標又治本,治病和保健相結合,特別適合女性。注重健康的婦女,是時候花些時間關注自己的健康,愛惜自己的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