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生活當中,存在著很多的因素都可以造成腦震蕩的出現,有很多的人對于腦震蕩存在著很多的疑慮,有些患者不知道腦震蕩有哪些診斷標準,今天小編為了讓大家能夠了解腦震蕩,準備了腦震蕩相關的內容,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腦震蕩是頭部受到外傷后輕的一種腦損傷。
腦損傷的特點是頭部受傷以后就會立即引起中樞神經系統短暫的功能障礙,也就是表現為短時間的意識障礙或者逆行性遺忘,輕度頭痛,嘔吐還會伴有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的不良癥狀。
腦震蕩的臨床表現為
頭部受傷后立即發生意識障礙,輕微者,表現為神志不清或神志恍惚。
昏迷一般持續幾秒至幾分鐘,長不會超過30分鐘,還會伴有面色蒼白,出冷汗,脈搏細弱,呼吸淺慢,肌張力降低,各種生理反射減退或消失等不良的癥狀。
以上癥狀可隨意識的恢復而逐漸消失。
清醒后對受傷當時的經過或受傷前一段時間的情況不能回憶,即逆行性遺忘。
以后又出現頭痛,頭昏,惡心、嘔吐等癥狀,數日內逐漸減輕至消失,少數人可有情緒激動,不自主的啼笑,注意力不集中,思維能力與判斷能力減低、失眠、畏光,怕震等。
腦震蕩發生后,臨床進行神經系統檢查無陽性體征,頭顱X光照片正常,腰穿壓力正常,腦脊液檢查正常。
腦震蕩是一種常見的顱腦損傷,同時也是一種經常在診斷意見上出現分歧較多的外傷形式。
理論上,腦震蕩診斷比較容易,但是在法醫檢案實踐中,因為多種原因,傷者提供的病史經常不夠確切或者難以取得詳細和正確的病史,一些基層醫生經常只根據傷者的主訴,然后就輕率地作出腦震蕩地診斷,給法醫學鑒定帶來了很多的困難。
為此,診斷腦震蕩的標準應如何確立,有待我們法醫同行們與醫務工作者的共同探討。
腦震蕩的診斷標準必須具備以下幾個要點
一、確切的頭部外傷史;
二、傷后立即出現短暫的原發性昏迷;
三、蘇醒后有逆行性遺忘癥;
四、頭部傷后有頭痛,頭昏,惡心、嘔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