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一:吃蘋果到底要不要削皮
這一直都是一個有分歧的問題。蘋果皮里的營養成分非常豐富,但人們又擔心會有農藥殘留。
其實,目前正規種植的蘋果,基本都符合無公害標準,并且在蘋果小時候就已經套袋,基本接觸不到農藥,可以用水洗凈直接吃。
一般來說,果形整齊、果面光滑、色澤較淡、不同果實之間差異較小的,往往是套袋生產的。在流動攤販那里購買的廉價蘋果,或是殘次蘋果產品中夾雜的落地果,受農藥污染的幾率較高,削皮后再食用更安全。
問題二:哪種蘋果有營養
從紅富士、黃元帥到澳洲青蘋,雖然這些蘋果外觀差異很大,但只是糖分、有機酸等含量有異,營養幾乎相同。但從口感、口味來說,金冠軟、富士硬、青蘋酸、國光甜,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
問題三:每天到底吃多少蘋果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每天吃200—400克水果,基本上一個大的富士蘋果就能滿足。但沒有必要恪守每日一蘋果,每周3—4個即可,可以穿插吃些其他時令水果。
此外,由于蘋果質地較硬,吃的時候好細嚼慢咽,避免狼吞虎咽,以免損傷腸胃。吃蘋果好的時候是在兩餐之間。蘋果當做加餐可以提供身體、大腦所需的水分和營養,還可以帶來飽腹感,減少正餐的飯量,也可以補充充足的維生素C。
問題四:果汁果醬能代替蘋果嗎
在蘋果制品的加工過程中,果汁的營養損失少。果醬由于需要加熱,可能會損失部分水溶性維生素,并會添加較多的糖。
果干分為兩種,冷凍干燥的營養保存較完好,油炸的營養損失多且熱量高。其他的蘋果制品還包括蘋果酒,度數不高但口感清醇,老人可以喝一點;蘋果醋有減肥功效,但盡量別空腹喝。
全球受歡迎水果
如何評選出全世界受歡迎的水果?美國有這樣一項無聊又有趣的實驗:在網上搜索目前所有能買到的水果,結果“蘋果”以共4.13億條信息榮登榜首。
緊隨其后的有橙子、香蕉、草莓等。文章中也表示,本想輸入“蘋果”和“水果”,以避免搜索到蘋果公司相關信息,但畢竟,蘋果對當代文化和制造業的影響也能反映這種水果受歡迎的程度。
可以說,蘋果是世界上重要的水果,目前全球有超過80個國家種植蘋果,中國是其中大的生產國,富士則成為世界第一大栽培品種。
全球每年蘋果產量超過6000萬噸,這是個什么概念呢?假設每個蘋果重200克(中等富士蘋果),那么,全世界每年要吃掉近4000億個蘋果,這其中有直接入口的,還有大量被做成了蘋果酒、蘋果汁、果醬,在全世界范圍內銷售。
讓蘋果成名的原因很多
第一,蘋果種植適應性強,適生區多,對環境要求不是很苛刻。第二,蘋果耐儲藏,可以經年儲藏。
這個季節我們吃的蘋果,除了部分早熟的嘎拉果,其他都是去年的。第三,蘋果便于加工,可以做成酒、果汁、果醬、果干等多種食品,進一步擴大了食用范圍。第四,蘋果口感香脆,營養豐富,適合全球人口味。
研究還發現,蘋果是一種非常古老的“水果”。據英國報道,大約6000萬年前,一場讓恐龍滅絕的災難卻成就了蘋果樹的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