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體型瘦身方法大不同
身體類型分為三種:瘦型體質者、肥型體質、體育型體質。瘦型體質人群一般身材纖細,新陳代謝較快而且比較不容易增重。肥型體質身體較軟較圓,新陳代謝較慢,體重更容易增長。體育型體質通常都有肌肉,長肌肉也更快——他們較為強壯,體型為長方形。
但是大部分人的身體類型是三種混合,所以很難說清哪種運動對其有效。我們常見的描述體型的說法——蘋果、梨、豇豆——這是簡單的方法指出哪種運動適合你。記住,雖然基因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是決定你終成為怎樣的自己的,仍是你的選擇。和基因合作,而不是刻意逆勢而行。
梨形身材
梨形身材一般是粗腿、大屁股還有胃部區域更突出,而上半身更小。盡管他們刻苦訓練,但收效甚微,特別是在上半身。他們更容易增重,而新陳代謝更慢。典型的梨形人們更注重剪掉下半身重量。
健身建議:鍛煉不同區域肌肉(包括腿和胳膊)。一周做3次30分鐘的有氧運動,包括重量訓練。鍛煉時動作之間盡量保持連續,減少休息。雖然梨形身材更注重鍛煉下半身,但也要保證上半身的常規訓練,以增強肌肉,幫助創造更小的臀部和大腿的錯覺。
蘋果形身材
蘋果形身材的身體中段更為肥胖;一些“蘋果人”有更大的胸部,平坦的臀部和蝴蝶袖手臂。
健身建議:蘋果人應側重不同的復合練習,或者力量練習。換句話說,重要的是要做到針對同一肌肉不同的練習。注意要經常變換運動方式以保證身體持續燃脂。大部分蘋果人注重鍛煉身體中段,但是要保證身體比例,也要注意鍛煉手臂和下半身。把運動之間的休息時間降到低,以維持心跳速率達到燃脂的目的。加入更多的有氧運動維持體重水平。嘗試一周多5次,40-60分鐘的有氧運動。
豇豆型身材
豇豆人有更快的新陳代謝,纖細瘦長,但是很難增加體重和肌肉。
健身建議:在力量訓練中,使用較重的重量,但減少次數以強化線條。雖然有氧運動對任何體型的人都很重要,但豇豆人有較高的代謝,所以建議少做有氧運動,而做更多的重量和力量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