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卡特爾16種人格因素思路
人格測驗是心理測驗中極為重要的一部分。人格(personality)有多種定義,它可以與個性同義,也可以是個性的外延義,在與個性同義時,通常指一個人整體的心理面貌??ㄌ貭?6種人格因素,是美國伊利諾伊州立大學人格及能力測驗研究所卡特爾教授編制的,其信度和效度都比較高。
卡特爾認為人的個性結構分為“表面特質”和“根源特質”兩種,人的“表面特質”可隨環境的變化而變化,是從外部可以觀察到的行為,而“根源特質”則是隱藏在表面特質的后面,是人格的基本因素并對表面特質有著制約作用。因而卡特爾對人的“表面特質”進行因素分析得出16個“根源特質”,簡稱16PF。
2、心理發展的不同特點所形成的思維定勢
職業女性有著與生俱來的溫柔、慈悲、耐心、細致、平和等心理結構,因而感情細膩,形象思維好。從近400份16PF測驗的總體來看,職業女性性格外向,人際交往良好;態度隨和,對人對事熱心而富有感情;做事合乎常規,力求妥善合理;善于處世,精明能干;遇事通常安詳沉著,有自信心。
職業女性的樂群性、敢為性和自律性高分值所占的比率分別為26.8%、36.1%和19.6%,而懷疑性高分值的比率僅為0.9%。測驗結果這4項因素的平均值分別為6.72%、6.80%、6.52%和4.39%。職業女性為人比較好強,做事能夠堅持原則,信賴他人又比較易相處。同時對自己要求較高,自律嚴謹。有調查表明女性追求完美性要比男性來得強烈和全面。
3、實踐和教育的影響帶來的自我限制
各種特殊的能力在運用過程中構成了一個總體能力,表現為解決問題的基本傾向。盡管職業女性在語言、記憶、情感、心理感受性等方面強于男性,而創造性及邏輯思維能力比男性稍差。人們用哪種思維方式去認識世界并不僅僅是先天具有的,固定不變的,而是在實踐活動與教育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
在今天的社會中,男女在各方面的平等權利雖然得到了法律上的保護,但過去的傳統觀念還在束縛人們的視覺,當職業女性一旦意識到自己是女性時,就會自覺不自覺地用社會的沿襲陋習規范自己,社會與家庭也會利用一些舊觀念對女性施加影響,這樣就大大縮小了女性參加社會實踐的時間和空間,因而限制了職業女性比較、抽象、概括等能力的發展。
我們所測驗的職業女性的聰慧性、有恒性、實驗性、獨立性等4項個性因素高分值的比率很低,分別只占被測驗總人數的13.3%、3.5%、6.1%和0.0%,相反,低分值比率卻相對較高,分別占了29.1%、11.1%、17.1%和28.2%。
這里的聰慧性指的是學識、抽象思維能力,有恒性是對社會的責任感強度,實驗性是指對現有的傳統的觀念與行為、理論與事實是否予以新的評判,獨立性即是否依賴附和、是否受社會輿論的約束、獨立完成自己的工作計劃。這說明職業女性總體人群的知識面比較狹窄,對社會責任感略微欠缺,同時依賴性較強,處理問題不夠果敢和剛毅,比較保守,尊重傳統,循規蹈矩,對嘗試新的實驗存在著一定的心理障礙。
二、職業女性的自我意識及價值取向
所謂心理健康就是智力正常、情緒正常、意志健全、有良好的自我意識、良好的人際關系和過有效的生活。其中自我意識是個體意識發展的高級階段,是人的心理健康的標志,也是人類特有的“專利”。自我意識是人格結構的核心。心理學家把人的動機、興趣、性格、自我意識、價值取向等稱之為非智力因素。
因素的測試結果,其中心理健康因素≤22分為低分,≥30分為高分。測驗結果表明其小值為10分,大值為36分,平均值為24.99分;專業成就因素≤50分為低分,≥70分為高分。其小值為32分,大值為80分,平均值為57.05分;創造力因素≤60分為低分,≥90分為高分。
其小值為54分,大值為99分,平均值為74.8分;環境成長因素≤20分為低分,≥30分為高分。其小值為9分,大值為32分,平均值為20.32分。可以看出職業女性人格層次的心理健康狀況尚可,適應新環境的能力和在本職工作中的創新能力還待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