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每個月都會來一次月經,有很多人說女性應該是這個世界上連續流好幾天血,卻還能健康活著的生物了,這么聽來好像也有點道理。但并不是只要來了,就說明身體是一定很健康的,有的人來月經時出血量很少,有的人卻比較多,月經量多少才算正常呢?如何判斷呢?量過多、過少,各自是什么原因?可能暗示什么問題?月經是女性身體健康的晴雨表,應當重視。
一般來說,女性來一次月經,排出的量在20-60毫升是比較正常的,過多過少都可能是有問題。如果一個月經周期中量少于20毫升,就是過少了,如果超過80毫升,就是過多了。
我們不好直接測量到底有多少,可以觀察使用的衛生巾的情況,衛生巾上面覆蓋的量在三分之二或者一半時,通常是比較正常的,一天下來,還是很少的量或總是多得溢到褲子上了,基本上就可以判斷是量太少和太多了。這是在正常更換的前提下,有的女性半天才換一個,就不太好判斷了。
月經量過少,可能跟女性長時間久坐不動有關,血液流通循環就容易受阻,凝血了;或者跟身體受涼有關,這點主要是吃了生冷的食物和沒注意保暖引起的,也會影響到血液循環,使量變少。
經常如此,可能月經會變得不規律,量少了,每次持續的天數也容易減少,可能才來兩天就快走了;不僅如此,月經跟女性的生育還有很大關系,長期量少,可能會影響到正常的生育力,有提前閉經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