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醫學知識的普及與更新,公眾對“宮頸糜爛”的概念有了新的認識。現代醫學已經明確指出,宮頸糜爛并不等同于傳統意義上的疾病,它實際上是正常女性生理現象的一種表現,尤其在生育年齡階段較為常見,與激素水平、生理周期等因素密切相關。然而,在臨床實踐中,不少患者在三甲醫院就診時,醫生仍建議進行手術治療,宮頸糜爛為什么要做手術治療?
首先,我們需要明確“宮頸糜爛”這一概念的變遷
“宮頸糜爛”在過去曾被認為是慢性宮頸炎的一種表現形式,但現代醫學認為,所謂的“宮頸糜爛”其實是宮頸上皮細胞受雌激素影響而發生的生理性柱狀上皮外移現象,大部分情況下無需特殊處理。然而,當此種生理變化伴隨有異常癥狀或者病理改變時,就可能需要進一步檢查和治療。
以下是可能導致醫生建議手術的幾個原因:
1、排除惡性病變
盡管宮頸糜爛本身不是病,但在臨床上,醫生會特別警惕其可能掩蓋下的宮頸癌前病變甚至宮頸癌。所以,通過陰道鏡檢查和宮頸活組織切片等手段,可以及時發現并治療早期的宮頸病變。對于有高度疑似的病例,醫生可能會推薦宮頸環形電切術等治療方法,以徹底清除潛在的病灶。
2、控制并發癥
部分宮頸糜爛患者可能出現反復性陰道分泌物增多、接觸性出血等癥狀,嚴重影響生活質量。針對這種情況,醫生可能會建議通過手術去除過度增生的柱狀上皮,以改善癥狀,并防止因長期刺激導致的局部炎癥加劇。
3、滿足患者的擔憂與需求
由于過去對宮頸糜爛的傳統認知深入人心,許多患者得知自己存在宮頸糜爛時會產生焦慮和恐慌。為了消除患者的疑慮,以及滿足她們希望盡快恢復正常的需求,醫生有時也會選擇通過手術進行干預。
需要注意的是,手術治療并不是宮頸糜爛的唯一治療方法。對于輕度至中度的宮頸糜爛癥狀,醫生通常會建議患者進行藥物治療或物理治療。藥物治療主要是通過陰道栓劑或者口服藥物來緩解癥狀;物理治療則是通過激光、冷凍等技術來破壞柱狀上皮,使其重新生長。
此外,對于沒有癥狀的宮頸糜爛,醫生通常不會建議進行治療。因為宮頸糜爛本身并不會對女性的身體健康造成影響,且有一定的自愈可能。女性只需要定期進行婦科檢查,關注身體變化,一旦出現異常癥狀及時就醫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