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科體檢時一旦聽到盆腔積液這個詞,大多數女性會認為是一種婦科炎癥,很慌張、很擔心,要求醫生趕緊開藥治療。但是醫生常常說不用治療。這是為什么呢?盆腔積液又是一種什么疾病呢?
盆腔積液,其實不是病!
醫生將盆腔積液看做是一種癥狀,是影像學中對盆腔內液體的描述。大多數女人都會遇到盆腔積液,它分為生理性與病理性的。
生理性的盆腔積液是不用治療的,因為人的盆腔內、腹腔內存在腹膜、器官等,這些器官或組織會滲出少量的液體,這些液體聚集在盆腔中,所以會出現盆腔積液。而且這些液體對人體還有保護、潤滑的作用。
長時間站立、經期、排卵期之后、便秘等情況都會導致生理性盆腔積液的出現,不用擔憂,也不用治療,會消失的。
病理性的盆腔積液很危險!
病理性盆腔積液屬于炎癥性滲出物,病因通常是陰道炎、盆腔炎、附件炎、宮頸炎上行、經期不注意個人衛生、流產后感染、婦科手術后感染等。
病理性盆腔積液會伴有四種表現:
1.腹痛,表現為小腹墜痛、單側或雙側疼痛、腰骶酸痛,尤其在勞累后疼痛加劇。
2.免疫力低下,可能出現低燒、乏力、精神不振和失眠等情況。
3.經期紊亂,月經量多。
4.不孕,如果是盆腔炎引起的盆腔積液,可能會誘發輸卵管堵塞,繼而影響受孕。
體檢時發現盆腔積液怎么辦?
首先,B超是檢查盆腔積液首要檢查方法,醫生會根據結果做出初步判斷,是否需要治療。
其次,如果是病理性盆腔積液,醫生會進一步檢查,如分泌物涂片檢查、腹腔鏡檢查等。
后,當盆腔積液量在100ml以上的時候,就需要針對性治療。作為病人只要好好配合醫生就可以了。
盆腔積液和盆腔炎是什么關系?
首先,兩者是不同的疾病,生理性的盆腔積液量少,人體會自行吸收。而盆腔炎是是女性生殖器發生的一種炎癥,屬于疾病。
其次,盆腔積液又是引起盆腔炎的一個病因,主要因為積液量多,侵犯了輸卵管、卵巢等。所以當檢查出盆腔積液時,如果有炎癥反應,需要警惕慢性盆腔炎。
再有,盆腔炎又會引起盆腔積液,這種情況下,治療需要針對盆腔炎,注意個人衛生,補充高蛋白、富含維生素的食物,提高自身免疫力。
當遇到盆腔積液時,先別驚慌,是否需要治療,醫生會告訴你,如果是生理性積液,只要是健康的身體,都會將積液自行吸收的。
本篇文章版權歸三九養生堂所有,未經許可,謝絕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