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是女人特有的生理期,女性月經一般在13歲的時候開始出現。但是很多的女人都會遇到月經不調,月經量或多或少的問題!月經少怎么回事呢,生活中大家對于月經不調知道哪些治療的辦法呢?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月經不調怎么辦吧!
月經是女性每個月必須經歷的,這個時期女性免疫力下降,如果不注意,可能導致疾病。中醫認為,婦女“血可盛不可衰,血可通不可瘀”。所以,婦女經期應注意以下三方面:
飲食有節
月經期宜食清淡而富有營養之品,不宜過食辛熱及寒涼之物。過熱則易月經過多,過寒則經脈血行受阻而致痛經,月經不暢。經期也不宜過量飲酒,以免刺激胞宮,而致月經紊亂。
起居有節
婦女不宜居寒濕之地,不要過度勞作,注意勞逸適度,尤其是在月經期更需謹慎,盡量避免寒冷刺激、淋雨涉水、劇烈運動和過度精神刺激等。
房事有節
保持陰部清潔,節制房事,以避免細菌侵入女性身體內,預防婦科疾病的發生。
此外,婦女在經期可食一些藥膳,以健脾益氣,養血安神。下面推薦兩款藥膳:
歸芪苓雞湯
材料:烏骨雞1只,當歸、黃芪、茯苓各9克。
做法:將雞洗凈,去內臟,把藥放入雞腹內用線縫合,放砂鍋內煮熟,去藥渣,加入調味品后食肉喝湯,分2~3次服完。月經前每天l劑,連服3~5劑。
作用:健脾養心,益氣養血。適用于氣血不足而致月經過少,色淡,頭暈眼花,心悸怔忡,面色萎黃,少腹空墜,舌淡,脈細。
母雞艾葉湯
材料:老母雞1只,艾葉15克。
做法:將老母雞洗凈,切塊,同艾葉一起煮湯,分2~3次食用。月經期每天1劑,連服2~3劑。
作用:補氣攝血,健脾寧心。適用于體虛不能攝血而致月經過多,心悸怔忡,失眠多夢,少腹冷痛,舌淡,脈細。
很多女性朋友例假期間照樣熬夜,吃涼的。這樣會導致痛經、月經周期不規律。即使你覺得現在不重要,等年紀再大一點,這些“不注意”就會反映在你的身上。經期消耗較大,例假結束后,女性可以適當進補,多吃一些紅棗花生等補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