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血原因有三個
原因之一缺鐵、飲食不當
針對較為常見的“缺鐵性貧血”,首先貧血與飲食有著莫大的關系,由于氣候變化譬如現在的梅雨天氣及生理狀況等因素,部分人會食欲不佳,或較為偏重于某些合自己胃口的食物。
雖然說目前國人的飲食結構越來越西化,但仍是以植物性食物為主,其中含有的一些物質如多酚等會強烈抑制鐵的生物吸收和利用。長此以往必然會因動物性食物攝入過少而導致缺鐵。
原因之二經期慢性失血
新研究表示,月經過多是導致貧血缺鐵的重要原因,往往使得女性的血“入不敷出”。正常月經24~35天為一輪回,經期持續2~7天,平均經血量20~60毫升。
在醫學上來說,當每次經血量多于80毫升,流血時間超過7天,就算是月經過多了。當然如消化道出血、痔瘡等問題也會導致血液中的鐵不斷流失而引發貧血。
原因之三懷孕時鐵供不應求
孕期的女性對鐵的需求比懷孕前增加近4倍。而孕婦因惡心、嘔吐或偏食、厭食等,常食用含鐵低或不含鐵的食物;再加上妊娠期胃腸蠕動減弱,胃酸缺乏,也會影響鐵吸收。
長時間的鐵攝入不足,使孕婦體內的游離鐵和鐵儲備有所減少。女人10月懷胎,不但自身需要充足的血液來滋養,胎兒更需要依靠母親的血來供養,否則不僅影響自己,還會影響到寶寶。
鐵是生命活動必需的微量元素,更是造血不可缺少的礦物質原料。人體內鐵元素的缺乏或不足,會使血紅蛋白的“運輸”能力明顯降低,造成機體各組織缺血缺氧,功能發生障礙,并能導致人體免疫功能和抗感染能力低下。
易患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如體質虛弱容易感冒、呼吸急促或腹脹等,甚至心臟不堪重負而驟發心力衰竭、心絞痛等危癥。即便是輕度貧血,也會對女性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響。
由于含鐵酶、鐵依賴酶的缺乏,同樣會使中樞神經系統功能出現異常,如一些原本性格溫柔、樂觀開朗、精神煥發的女性,變得易哭急躁、脾氣怪僻,或對外界刺激反應遲鈍、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衰退等,這時就要警惕可能患上了“隱性缺鐵癥”。
缺鐵性貧血的危害主要表現
1.輕微體力勞動會感覺乏力,氣喘。
2.導致大腦慢性缺氧,影響智力的正常認識能力。
3.人體的免疫功能下降,容易感冒發燒,畏寒怕冷。
4.面色萎黃,口唇蒼白,身體消瘦,精神萎靡;嚴重者出現暈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