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現代生活和工作的壓力加大,女人痛經成了很普遍的事情。正是因為普遍,所以很多女性朋友并不把痛經放在心上,但痛經有時并不是一件小事,甚至它很可能是導致女性不孕的原因。那么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痛經的危害,以及如何緩解痛經吧。
因痛經導致不孕的案例
很多女性朋友從初潮開始就有了痛經的毛病,其實痛經并不是一件正常的事情,它與女性自身的體質、隱藏疾病的病因都有著關聯。
劉女士今年29歲,而她的痛經史,已經有十來年了。每次來“大姨媽”,都痛得連話都不愿意說,有幾次嚴重時,只能請假在家臥床休息。結果,前幾日去醫院一檢查,卻被確診為子宮內膜異位癥。
在中國,女性不孕患者中,40%的原因都是子宮內膜異位癥導致的,這種疾病直接的表現就痛經,但平時門診發現,很少有年輕女性有因為痛經到醫院就診的。
其實,雖然每個月都要經歷一次這樣的“涅槃”,但劉女士之前卻從來沒想過去醫院。她媽媽年輕時也有痛經的毛病,她覺得是遺傳,治不好的,而且周圍小姐妹不少都有痛經的癥狀,只是沒她這么嚴重,所以每次疼得直不起腰時,她就吃點止痛藥,緩解下這“女人都要遭的罪”。
其實,從十八九歲起,她就特別想生個小孩,因為不少人告訴她,生完孩子,她每個月的痛經就好了。兩年前,劉女士結婚后,生孩子計劃正式啟動,但兩年過去,肚子還沒有動靜。
于是,她這才想到去醫院檢查,結果被確診為子宮內膜異位癥。醫生說,劉女士的情況已經導致了卵巢有較為嚴重的巧克力囊腫,影響到了卵巢功能,想要孩子,可能只能通過試管嬰兒了。
面對這樣的結果,劉女士很后悔,醫生告訴她,她的子宮內膜異位癥發病可能有十來年了,每個月的痛經就是癥狀,如果早早就診,卵巢功能可能就保住了。
子宮內膜異位癥,顧名思義,子宮內膜細胞種植在不正常的位置而形成的一種女性常見婦科病,也就是說,內膜細胞本該生長在子宮內,但由于子宮腔通過輸卵管和盆腔相通,內膜細胞“跑”到盆腔異位生長。
這種病的發病機理有很多說法,被普遍認可的一種是經血逆流,就是來月經時,大部分經血正常排出體外,但有小部分夾雜著脫落的子宮內膜碎片,逆流到了腹腔,長期下來,被“種植”在盆腔臟器表面。
像劉女士這樣,內膜細胞被種植在卵巢上,伴隨一次次月經,卵巢就會增大,形成內含陳舊性積血的囊腫,這種血多為粘稠褐色,所以被叫做巧克力囊腫。
囊腫慢慢侵蝕正常的卵巢,時間久了,卵巢功能就沒有了,就會導致不孕,另外,內膜細胞被種植在輸卵管,會影響輸卵管的“拾卵”功能;種植在盆腔的,也有可能導致廣泛的盆腔黏連,這些都有可能導致不孕,在不孕的女性患者中,有40%都是子宮內膜異位癥導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