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青年歌手姚貝娜逝于乳腺癌之后,逐漸的大家對乳腺癌的關注越來越多,乳腺癌早期癥狀你們都了解多少呢?乳腺癌是怎么引起的呢,生活中大家對于乳腺癌又了解多少呢?其實我們可以在生活中做好預防的工作,避免疾病的入侵,和小編一起來看看怎樣預防乳腺癌才好吧!
經常吃牛羊肉、豬肉等紅肉,比吃五谷雜糧和素食,更易患乳腺癌;30歲之后生第一胎與小于20歲者相比,發生乳腺癌的風險會增加2.5倍……日前,在西安交大一附院舉辦的第九屆乳腺腫瘤患者聯誼會上,專家向乳腺癌患者普及了乳腺癌防治知識。
蜂王漿、花粉雌激素含量高 女性好不用或少用
研究發現,雌激素水平下降17%,乳腺癌的發病率會明顯下降。以植物性膳食為主的女性,體內雌激素水平低于以動物性膳食為主的女性。世界癌癥研究基金會關于防癌抗癌的建議是,女性應少吃或不吃動物性食物,重點限制牛肉、羊肉、豬肉等紅肉的攝入,吃紅肉每周要少于500克,并避免食用臘肉等加工肉類。
女性應主要吃植物來源的食物。每日至少吃400克不同種類的非淀粉蔬菜和水果,每餐都吃相對未加工的谷物或豆類食品。限制精加工的淀粉性食物,如蛋糕、餅干等。盡量擴大五谷雜糧和蔬菜水果的攝入量。植物性膳食可降低體內雌激素水平,抗氧化,提高肌體免疫力。麥麩、蘑菇、胡蘿卜、紅薯、茄子、海帶、黃豆、玉米、綠茶等都是具有防癌抗癌功能的食物,而蜂王漿和花粉雌激素含量較高,女性好不用或少用。
同時,吃飯時應在溫馨的環境、愉快的心情下進行,并細嚼慢咽,不要在路上匆匆解決早餐。
預防乳腺癌建議哺乳時間少一年
乳腺癌在我國的兩個發病高峰年齡段是45~50歲、55~60歲。除了家族有乳腺癌病史的人易患乳腺癌外,一些后天因素也會誘發乳腺癌。
首先是體重超重,尤其是脂肪堆積在腰部,特別是絕經后的超重。研究發現,停經后若體重增加12公斤以上,患乳腺癌的幾率將增加28%。
其次,如果女性月經初潮在11歲之前,會增加患乳腺癌的風險;絕經年齡越晚,發生乳腺癌的幾率也越大。
此外,30歲之后生第一胎與小于20歲者相比,發生乳腺癌的危險性會增加2.5倍。哺乳月數多,可降低乳腺癌的發生率。研究表明,泌乳在5年以上,可使乳腺癌的危險性降低30%。所以,從預防乳腺癌的角度出發,建議女性哺乳時間少一年。
同時,有乳房疾病、乳癌家族史或乳腺有腫塊者,好不要使用口服避孕藥。女性還應少用含有雌激素的美容護膚品。長期憂慮、抑郁、悲傷會顯著降低人體免疫力和抗癌能力,導致癌癥發生。研究發現,精神壓力過大,或遭遇家庭變故的女性,患乳腺癌的比例更大。
另外,反復人工流產會使女性患乳腺癌的危險性大增。自然流產不增加患乳腺癌的危險性,而18歲以前做過人工流產的女性,比沒有做過人工流產者患乳腺癌的幾率高110%。
四種食品致罹患乳腺癌風險增大
雖然導致乳腺癌的原因至今還不確切,但在日本女性患者人數增長的背景下,有說法稱也許和飲食的歐美化有所關聯。
1.西柚
西柚能使血液中的雌性激素增加,可能會提高乳腺癌的患病風險。雌性激素作為女性荷爾蒙之一對美容和健康來說不可或缺,但據說和乳腺癌細胞的增殖也有關聯。
根據英國的癌癥研究雜志,每天吃一個4分以上西柚的女性,患癌癥的風險會提高30%。西柚維他命含量豐富,具有燃脂效果,早上將其作為甜點食用的人大概不少,盡管如此,還是避免每天食用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