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女士會出現頭暈乏力的現象,頭暈是怎么回事呢?秋季天氣干燥,人們的肝腎精血消耗嚴重,導致頭目充養不足,那么頭暈應該怎么辦呢?經常性的頭暈不僅影響身體健康,還妨礙了工作效率,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頭暈的解決辦法。
秋季相對于其它季節,出現頭暈的狀況會更多,這和秋季的天氣有很大的關系。
腳底涌泉穴
涌泉穴可起到提升腎氣的功效,位于足前部第2、3腳趾縫與足跟間的前三分之一處,可常用手指按揉。
腳踝絕骨穴
中醫認為,絕骨穴與人體大腦有重要聯系,常按揉此穴可有效緩解頭暈。絕骨穴在小腿外側,在外腳踝尖上3寸,腓骨前緣處。每次按揉10分鐘即可。
膝蓋足三里
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橫指、脛骨邊緣。每天早晚各按揉5分鐘,可調節機體免疫力、補中益氣。
頸部風池穴
風池穴位于人體顳動脈,關系著頸動脈供血,位于頸部,當枕骨之下,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凹處。每天按揉風池穴5~10分鐘,可緩解局部頭暈。
頭部百會穴
百會穴是人體陽氣的匯聚之處,常按揉可以提升人體陽氣,對陽亢陰虛體質的人可清腦明目。位于頭頂正中線與兩耳尖聯線的交點處,每次用中指按壓5分鐘即可。
秋季頭暈是心血管疾病的信號燈
眾所周知,秋天是心血管病的多發季節,因天氣轉涼,皮膚和皮下組織血管收縮,心臟血管負擔加大,導致血壓增高。
寒冷還會引起冠狀動脈痙攣,直接影響心臟本身血液的供應,誘發心絞痛或心肌梗塞。特別是進入深秋,各種疾病的發病率會成倍增加。
而心血管疾病的發病,明顯的癥狀就是頭暈,專家解釋,被人忽視的輕微頭暈,可能正是中風、高血壓、冠心病等心腦血管病的先兆。
因此人一旦出現間歇性的頭暈情況,一定要到正規醫院進行細致的檢查,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突然發生,
醫生表示,在秋天,心血管病人應堅持服用治療冠心病或高血壓的藥物,定期檢查心電圖和血壓,及時調整治療方案,積極預防感冒等可誘發心血管病加重的疾病。
秋季頭暈需養生
頭暈從中醫的角度來說,與氣候節氣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系。專家認為,秋天氣候干燥,體內氣偏燥。
體質弱的人很容易感受燥邪,導致肝腎不足、精血虧虛,或肝陰不足、肝陽上亢,平時脾氣虛弱、氣血虧虛等,都會引起頭暈等癥狀。
有頭暈現象的患者首先應該“去燥”,在飲食上多吃一些清淡潤肺的食物,內火燥熱的患者,輕者要多吃梨、蜂蜜、芝麻等潤肺生津、養陰潤燥的食物。
此外,秋燥的患者要保證充足的睡眠,注意勞逸結合,有晨練習慣的中老年人,可以適當推遲晨練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