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期不能吃什么水果
中醫認為,女性經血是子宮內膜的剝落,藉由子宮的收縮將經血排出,而吃寒涼食物時,腸胃的溫度下降,影響到子宮收縮變差,經血較難排出,于是形成血塊,子宮為將血塊排出,只得加大收縮的力度,這是吃寒涼食物可能造成經痛的原因。
寒性水果的典型代表是西瓜。雖然西瓜含有大量水分、多種氨基酸和糖,具有清熱解暑、爽利解渴的作用,但西瓜性寒質滑,又名“寒瓜”,即使是正常人也不可過量食用,經期女性更應謹慎食之。除西瓜外,女性經期應盡量少吃的寒性水果還有香瓜(甜瓜)、柚子、柿子、獼猴桃、楊桃、桑葚、芒果、羅漢果等。
另外,中醫還認為,酸澀食物具有固澀收斂作用,女性進食后會使血管收縮、血液澀滯,不利于經血的暢行和排出,故痛經者忌食此類食物。
后,再來為大家科普一下經期飲食的小常識吧。
月經飲食小常識
月經來潮前的一周飲食宜清淡,易消化,富營養。可以多吃豆類,魚類等高蛋白食物,并增加綠葉蔬菜,水果,也要多飲水,以保持大便通暢,減少骨盆充血。
多吃高纖維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類、全麥面、糙米、燕麥等食物。攝入足夠的高纖維食物,可促進動情激素排出,增加血液中鎂的含量,可調整月經和鎮靜神經。
兩餐之間吃一些核桃、腰果、乾豆等富含維生素B群的食物。
攝取足夠的蛋白質。可吃白色肉類;及多些豆腐、黃豆植物蛋白,以補充經期所流失的營養素。
飲食應定時定量。可避免血糖一下升高、一下降低,減少心跳加速,緩解頭暈、疲勞、情緒不穩定等不適。
有大失血情形的女性,應多攝取菠菜、蜜棗、紅菜(湯汁是紅色的菜)、葡萄乾等高纖質食物,以利補血。
即將面臨更年期的婦女,應多攝取蔬菜等鈣質豐富的食品。
女性經期怎么吃對身體好
經期的保健關系著女人的健康,飲食調理更是非常重要的,均衡全面的營養補充能夠幫助女性緩解痛經帶來的不適!下面就來看看專家是怎么介紹經期飲食的吧!
女性經期需補充的3種營養元素
鎂:研究表明,有45%的痛經患者體內的鎂水平明顯和正常人相比十分的低。對于體內多種酶有啟動的作用,能抑制神經興奮,可以加于蛋白質合成、肌肉收縮和體溫調節。另外,鎂對于人的情緒有一定的影響,體內缺乏鎂,人的情緒就會變得十分的緊張,激素的分泌也就會大量的增加,導致發生痛經。鎂的食物來源豐富,豆類、堅果、粗糧等都是鎂的好來源。
歐米伽3脂肪酸:這種脂肪酸對于保持皮質醇和腎上腺素等激素的平衡作用是很大的,對于擺脫經前綜合征易怒情緒也是有很好的效果的。三文魚、沙丁魚和金槍魚等深海魚中的歐米伽3脂肪酸也是十分的多的。
鈣:鈣對于維持人體的正常凝血功能和神經傳導功能有很好的作用,肌肉的正常收縮和舒張也可以得到幫助。研究發現,補鈣對于緩解緊張和肌肉痙攣等有很好的療效,經前情緒煩躁等問題也可以得到預防。鈣的主要食物來源是各種乳制品,而這些食物主要有牛奶、酸奶、豆制品和綠葉菜等。
女性經期應多吃的5種食物
海參。海參擅長填益精血,富含蛋白質、氨基酸、維生素、微量元素,膽固醇含量幾乎為零。女性常食海參不僅能駐顏美容、抗衰老,還可增強機體免疫力。
淡菜。淡菜蛋白質含量極高,有“海中雞蛋”的美譽。淡菜含豐富的人體必需脂肪酸,能保養皮膚,降低膽固醇。中醫認為淡菜補肝腎、益精血,可治療各種虛勞之癥。
胡桃。民間又稱長壽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不飽和脂肪酸,能營養大腦與皮膚,迅速補充體力,有延緩衰老、滋補養顏之功。
芝麻。黑芝麻含有豐富的胱氨酸和維生素B和E,可增加皮脂分泌、改善皮膚彈性、保持皮膚細膩,是改善皮膚粗糙的佳食物。
鴿肉。鴿肉含豐富的血紅蛋白,脂肪含量低,蛋白質含量比豬肉高9.5%,而又比雞肉更易消化吸收,因此民間有“一鴿九雞”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