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結婚生子后,由于子宮位置得到一定程度糾正,宮頸管變得松弛,經血通過順暢,痛經癥狀就不藥而愈了。當然,如果原發性痛經比較頑固,也有發展為病理性痛經的可能,那樣就與繼發性痛經一樣需要求助醫生了。
繼發性痛經,需對癥治療
與原發性痛經比較,繼發性痛經不僅疼痛程度重,發作頻繁,更重要的是性質發生了變化,屬于病理性痛經。此時須做進一步檢查,找出繼發痛經的原因,并進行治療直至痊愈,此乃痛經女性備孕的首要一點。
子宮內膜異位癥
子宮內膜異位癥指子宮的內膜擅離職守,跑到不該去的地方去了。本來子宮內膜是附著在子宮壁上,現在卻“遷徙”到了子宮腔以外的部位,如卵巢、腹膜、直腸、闌尾、小腸、腹股溝等處,個別病例還可發生在皮膚、肌肉、肺、心臟、骨骼等處。由于內膜的“異位”,導致經血逆流而引發種種“事件”,引起頑固性痛經。本病基本上是一種良性疾病,僅極少數可能惡變,一般醫生采用藥物、手術等方法治療。
盆腔炎
盆腔炎包括急性盆腔炎與慢性盆腔炎。前者由于常有發燒、腹痛等急性感染癥狀,容易引起病人的重視,故常能得到及時的診治。后者則不然,病程長,癥狀輕,不少患者僅僅感覺下腹疼痛,月經期間痛感加重,因而常常誤認作痛經而強忍,造成痛苦年復一年。治療須采取包括中醫藥、抗生素、物理療法乃至手術等在內的綜合療法方能湊效。
子宮肌腺癥
子宮肌腺癥指的是子宮內膜侵入了子宮肌層,約有半數病人同時患有子宮肌瘤,15%的患者合并有盆腔子宮內膜異位癥。大多數患病女性(約占70%)會出現多種癥狀,痛經即為其中折磨人的一種。此種痛經有一大特點,即疼痛性質呈痙攣性絞痛,且進行性加重,往往令人難以忍受。
目前尚無特效療法,但只要獲得確診,還是有方緩解不適癥狀,如經期使用消炎痛、萘普生等止痛藥。另外,孕激素以及假孕療法等也可一試。
盆腔淤血綜合征
盆腔淤血綜合征主要表現為范圍廣泛的慢性痛經,并有下腹疼痛、低位腰痛、性感不快、疲勞感以及經前乳房痛等癥狀。此外,有的患者白帶增多、便秘、膀胱痛、煩躁等。治療方法多種多樣,輕癥多不需要藥物,只需進行一些衛生護理即可,如改仰臥為側臥或俯臥、糾正便秘、節制房事、適當體育鍛煉以增進盆腔肌肉張力及改善盆腔血液循環等。重癥則需要使用藥物,必要時動用手術刀,如施行闊韌帶裂傷修補術、子宮及附件切除術等。
慢性宮頸炎
慢性宮頸炎是又一種打著痛經旗號偷襲女性的婦科病,由于分娩、流產及手術損傷,子宮頸經長期刺激感染細菌所致,也可由急性宮頸炎轉化而來。這種痛經的特點是:主要表現為腰、骶部疼痛,下腹墜痛、脹痛,疼痛感在經期、排便或性生活時加重。還有一些女性因不潔性交,致使淋球菌侵入宮頸,導致宮腔管閉鎖或狹窄,引起經血逆流而導致痛經。慢性宮頸炎診斷不難,大夫通過窺陰器即可觀察到病變的宮頸,必要時做宮頸涂片可獲得確診。故有類似痛經癥狀的女性要及時作婦科檢查,確診后予以合理治療,陰道藥物灌洗以及電熨、冷凍乃至激光等物理療法皆有一定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