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理法:可以服用玉屏風散(丸),也可以服用浮小麥羊肚湯,即取浮小麥50g用紗布包好,羊肚200g切片,加水后放在一起煮熟,喝湯吃肚片,會起到一定效果。
乳房腫痛
很多新媽媽都會遭遇急性乳腺炎。表現為乳房脹痛、乳汁結塊排乳不暢、發燒和怕冷。如果未能及時治療,就會繼續發展成乳房膿腫,后膿腫破口流出膿液。
調理法:可用油木梳背部由乳房四周向乳頭方向刮摩;也可外用如意金黃散和米醋調開涂抹乳房,隨干隨換;或把仙人掌去刺后搗成泥外敷,一天敷2~3次;也可以服用中藥粥,方法是蒲公英60g、金銀花30g先煎湯,再下粳米100~150g在湯中熬成粥,不拘時喝。
便秘和痔瘡
產后長期臥床很容易發生便秘,引起痔瘡。加上分娩時會陰傷口的疼痛,很多媽媽一想到排便就會有一種恐懼感,也促使便秘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調理法:可以服麻仁潤腸丸等潤腸類中成藥,還可以選擇藥膳,如取核桃仁5個搗爛;桃仁20g去皮搗爛;黑芝麻20g炒熟研爛;蜂蜜50ml(找到兩樣以上即可,配齊更好),與適量粳米煮粥,早晚喝。
產褥期護理5要點
產后清潔很重要
外陰的清潔是產后清潔重要的一點,好一周進行兩次,不需每天清洗。選擇洗液時,應注意安全性,盡量選擇配方是植物中藥,PH值適合弱酸性外陰環境的洗液,比如婦炎潔,其中含有苦參、百部等可以有效預防婦科炎癥的發生。
室內溫度需把控
產婦生產后,毛孔和骨縫張開,很容易感受風寒,因此要避免空調直吹、穿堂風。我國古代一般不主張產后洗澡,其實產后洗澡因人而異。產后洗澡需注意,水溫應控制在37度左右,避免水溫過熱,洗澡的時間盡量短,不要泡澡,洗后要注意及時擦干,如果是冬天更需要特別注意保暖。
母乳喂養更有利
女性乳頭、乳房的保養在產前、產后都是非常重要的。有些人乳頭凹陷,在孕期時要幫助往外拉,這樣可以保證產后更好的哺乳。此外,產后母乳,不僅有利于寶寶的健康,還有助于媽媽們子宮的恢復。
產后進補要適當
產后女性身體一般較為虛弱,需要適當進補。魏主任指出,一些早產媽媽可適當吃鈣片,一方面可以彌補早產兒存在的一些先天不足,另一方面可以補充產后身體內輕微的鈣流失。但需注意進補適當、科學、合理。
高齡產婦需謹慎 女性的佳生育年齡在20歲至35歲。如果超出35歲,即稱為高齡產婦。高齡產婦較適齡產婦在妊娠期間患病的幾率大,容易出現妊娠性高血壓等疾病。患病的產婦,在產后一定要進行檢查,并積極治療,否則會有終身患病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