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徹底大掃除,遠離過敏
國家室內環境與室內環保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主任宋廣生指出,冬天天氣寒冷、霧霾嚴重,人們很少開窗通風,經過一個冬天,家里往往會有很多積塵,再加之春天是過敏、呼吸系統疾病以及傳染性疾病的高發季節,所以很有必要進行一次春季大掃除。大掃除盡量選擇天氣好、空氣清潔時進行,掃除前先開窗通風,盡量用濕掃代替干掃,防止室內揚塵,有條件的家庭可以用吸塵器,尤其要徹底清潔床下、沙發下、衣柜等衛生死角,被褥也好拿到室外晾曬,地毯、窗簾每次換季時都應該清洗。此外,有些家庭會在冬季使用空調取暖,空調過濾網及管道內也容易積累灰塵,好拆下來清洗消毒后再使用。
14.趕走壞情緒
春季,尤其是初春,由于人體代謝進入活躍期,生活規律和習慣發生變化,再加上天氣變化異常,這些都會對人的情緒造成影響。有研究發現,春天心情很容易低落,這是一種自然反應,醫學上稱之為“季節性情緒失常”。因此,春季調整好情緒顯得尤為重要。當壞情緒出現時,美國心理協會推薦的方法是深呼吸,它能讓身體由內而外產生一種自然的放松反應,對平穩情緒很有幫助。
此外,還可以試試以下幾種方法。
1.轉移目標,讓自己迅速進入工作狀態,用忙碌沖掉不愉快,也可以讀一本輕松愉快的書或看一場電影。
2.通過一個合理的渠道發泄一下,可以哭喊、拍打桌椅、購物等,但要設定好自我放縱的界限,以免被壞情緒牽制。
3.運動。跑步時,整個人都會感到十分振奮,因為運動時大腦中會釋放內啡肽,這種化學物質可以幫助我們緩解情緒。還可以快走、游泳或做有氧健身操,在分泌汗液的同時把壞情緒排出體外。
4.洗個熱水澡,也可以幫你快速擺脫負面情緒。
15.加強保暖
早春時節,氣溫逐漸回升,有時候還會出現特別竄高的狀況。有的人尤其是年輕人喜歡“輕裝上陣”,大街上隨處可以看到很多穿短裙的時尚女性,為了40歲以后的健康著想,我們還是應“風度”“溫度”兼顧,不要過早把身體暴露在寒風之中。傳統養生保健中“春捂秋凍”的觀點是源于生活實踐而千真萬確的。
16.注意通風
室內門窗關閉時間過長,空氣就會變得渾濁,有利于各種病菌的滋生。通風的實質就是及時補充新鮮空氣,讓空氣中的病菌含量始終維持在一個很低的水平,這樣一來,屋子里的人就不容易患病。好能上下午各開窗通風一次,時間為15分鐘左右,各個房間輪流。通風時要注意給屋內的老人和小孩保暖。
17.食醋熏蒸
隨著陽氣的萌動,細菌、病毒等各種致病微生物也漸漸有了活力,故春季是感冒、流感、麻疹、水痘的高發季節,對于這些主要通過空氣傳播的疾病,我們可以在家里做一些有效的預防,食醋熏蒸就是一種簡便有效的途徑。
往平底鍋里倒入適量食醋,用電磁爐加熱,很快,醋蒸汽就會彌漫在屋內。可以有效殺滅或減少致病微生物。熏蒸時注意門窗要緊閉。對于家中已有感冒病人,預防家庭內部傳染,采取這個方法就顯得更有價值。
18.冷水洗臉
實踐證明,堅持用冷水洗臉是預防感冒的有效手段。可能對于少數人來說,嚴冬季節,用刺骨的冷水洗臉有點難以忍受,但春天來到,氣溫回升,正是養成此種良好習慣的時候,堅持下去,必有好處。
19.熱水泡腳
雙腳號稱人體第二大腦,有密集的神經反射區。相信大部分人都有這樣的生活體驗:只要腳暖和,全身就不會感覺太冷。經過一天的站立行走,雙腳勞累不堪。在睡覺之前用熱水好好泡個腳,可以很好地緩解疲勞,放松神經,促進睡眠,從而提高身體抵抗力。熱水的溫度好在45℃左右,可不斷加熱水,以人體能耐受為度,太低了就起不到應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