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棱30克、獲術15克、紅棗30克冰煎,分2天服,每天服2次,每次50ml。用于血瘀者。
2、益母草60克、紅棗30克、雞蛋10只,共煮,喝湯,吃紅棗與雞蛋(服量以舒服為度)。用于精血不足挾瘀者。
3、黃芪30克、黃精15克、山茱萸12克、巴戟天12克、當歸9克,上藥研末,煉蜜為丸,每日2~3次,每次3克,吞服。用于精血虧虛者。
4、雞蛋2個、益母草30克,將雞蛋洗凈,同益母草加水共燉,蛋熟后去殼再煮20分鐘,吃蛋飲湯。
5、當歸、生姜各10克,羊肉片100克,加水同煮,熟后加鹽,飲湯食肉。
月經量少治療原則
1、中醫(yī)辨證治療原則
對于月經后期,月經量少,傳統(tǒng)理論認為辨證當分虛實,因為月經是通過腎-天癸-沖任-胞宮軸來調節(jié)的,其中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出現異常,都會導致月經失調,而腎精氣充盈是月經產生并維持期量規(guī)律恒定的動力和物質基礎,故腎在其中的作用尤為重要。在臨床的醫(yī)學上我們可以見到。由于先天不足,稟賦素弱或多產房勞,多次刮宮損傷沖任,耗傷腎精,或素體血虛,久病氣血虧虛,脾胃虛弱,氣血化源不足,血海不按時滿盈而致月經后期或月經過少是其常見病因。
2、治療調腎益精治其本
以調經基本方加減組方。諸藥合用共奏理腎益精,益氣養(yǎng)血之功。使腎精足氣盛,氣血沖盈,沖任得養(yǎng),經血自能滿盈,應時而下。組方緊緊圍繞著腎虛和血虧,調腎以益精為主,養(yǎng)血不忘益氣。同時用藥注意溫通和血活血,涼血之丹皮,赤芍,丹參等及陰柔滋膩,寒涼之品告之勿用,以免滯血礙血而影響氣血流通。
治療方法
1.精神愉快,避免精神刺激和情緒波動,個別在月經期有下腹發(fā)脹、腰酸、乳房脹痛、輕度腹瀉、容易疲倦、嗜睡、情緒不穩(wěn)定、易怒或易憂郁等現象,均屬正常,不必過分緊張。
2.衛(wèi)生,預防感染。注意外生殖器的衛(wèi)生清潔。月經期絕對不能房事。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避免過勞。經血量多者忌食紅糖。
3.要柔軟、棉質,通風透氣性能良好,要勤洗勤換,換洗的內褲要放在陽光下曬干。
4.融會貫通,排卵還當祛痰除濕,活血通絡
治療除了理腎益精,養(yǎng)血益氣為基礎方外,余認為還應根據患者體質因素加減用藥,融會貫通,辨證使用通絡之品以促排卵,若形體肥胖多痰,或多毛,當合化痰藥加減以祛痰除濕通絡;痰濕化熱或外感濕熱之邪,當適當加清熱除濕通絡之品;若素性抑郁易怒,則加疏肝通絡之品;對于活血通絡之品可用于月經中期或貫穿始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