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藥
桃仁9克,紅花6克,當歸10,克川芎6克,赤芍9克,生地9克,香附9克,失笑散9克(包煎),烏藥9克,澤蘭葉12克,京三棱9克,加減:瘀久化熱者加丹皮9克、炒山桅10克;腹脹者加枳殼9克、木香9克;經少不暢腹痛者加桂枝6克、莪術12克、王不留行籽9克;氣滯血瘀者加木香9克、小茴香6克。
4.痰濕治法臊濕豁痰通絡
方藥
白茯苓12克,法半夏10克,陳皮6克,炙甘草3克,蒼術9克,香附9克,膽南星10克,枳殼9克,六神曲9克,丹參12克,加減:經期者,加沒藥9克、路路通10克、益母草15克,去甘草;苔白膩,院問者,去甘草,加木香9克、砂仁3克(后下);腎虛者,加鎖陽10克、熟附片9克,或紫石英15克。
5.宮寒型
這種體質常發生于愛吃冰冷食物的女性。月經較易延后,經量較少或顏色較暗,有些在月經來前或來潮時小腹冷痛,劇烈時甚至臉色發青,四肢冰冷,熱敷則疼痛可稍微減輕。診察時,常可發現舌質顏色較淡,舌苔白,脈沈緊。治宜溫經散寒,并應忌吃生冷的食品。
用生姜15克,艾葉10克。水1碗煎至半碗去渣,雞蛋1個去殼攪拌,放入湯內煮熟服食,每日1--2次(艾葉用量不宜太多,每次60克即可,若食用太多會有惡心,嘔吐的副作用)。
6.肝郁型
月經周期較不規則,月經來潮前易多愁善感,煩躁易怒或情緒不穩定,乳房易脹痛。舌邊暗,苔薄白或薄黃,脈弦。常見于經前緊張癥候群。治療宜疏肝解郁。
取鯊魚1片洗凈。香附拍破,與姜絲鋪在魚肉上,抹鹽,入蒸鍋隔水蒸約40分鐘(體內燥熱者不宜食用)。
其它療法
1.耳穴埋藏取腎、子宮、內分泌區,以油菜籽、磁石,耳針埋穴,每日自按3次,每次3分鐘。
2.體針腎虛:三陰交、腎俞、血海穴,均補法;
血虛:足三里、脾俞、肝俞穴,均補法;痰阻:合谷、外關、豐隆穴,均瀉法;血瘀:血海、中極、地機穴,均瀉法。
食療
月經量少的女性可通過以下幾中食物療法來進行調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