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增強肝臟的排毒功能
肝臟的排毒功能
肝臟是人體內主要的解毒器官,可保護機體免受傷害,肝臟解毒通過3種途徑完成。
一是變質作用,一些物質通過肝臟作用后失去了原來的性質,變為無毒。
二是氧化作用,某些物質通過肝臟時,經氧化而失去毒性。
三是結合作用,肝臟內的有機酸或無機酸與毒物結合,使之失去毒性。
此外,肝臟還是人體重要的免疫器官,它通過吞噬、隔離、消除及改造入侵人體的細菌、病毒,發揮著強大的免疫功能。
中醫對肝臟功能的認識有“肝藏血”,肝臟是儲存血液的器官,對全身血液的分布起到調節作用。
“肝主疏泄”,肝臟具有保持全身氣機疏通暢達的作用,影響人的情志活動、脾的運化、膽汁的排泄。
“肝主筋”,筋的營養來源于肝,肝和筋、筋和運動之間有密切聯系。
“肝開竅于目”,視力的強弱與肝血調節功能有關。
肝臟功能失調的診療
肝的新陳代謝功能減弱必然會加重身體其他排毒系統的負擔,導致腸壁對有毒物質的過量吸收,重者感染各種細菌和病毒,使肝臟發生實質性的病變。
肝病的種類很多,如肝炎、肝硬化、肝癌、肝膿腫、脂肪肝、肝性腦病、肝血管瘤等,比較常見的就是肝炎和肝硬化了。這兩類肝病不僅危害大,而且病發率極高,若治療調養不當,則有可能演變成肝癌。
干功能失調,易出現兩脅脹痛、急躁易怒、善嘆氣、疲乏、視物不清、面紅目赤、眩暈、頭痛等癥狀,中醫認為疫毒和濕熱是主要因素。
肝病的表現有脅痛、黃疸、肝脾腫大、腹水等。脅痛常發生在一側或兩側;黃疸主要表現為目黃、身黃、小便黃等。所以保護肝臟對身體各個器官的排毒功能優化有特殊意義,下邊我們來做做利肝的按摩吧。
肝俞氣滯型
腹脹、食欲不振、心煩易怒、口干、咽喉干燥、小便發黃、舌苔白膩、脈弦等。
采用疏肝行氣法。取期門、陽陵泉、太沖等穴。
肝腎陰虛型
肝陰虛者脅肋隱隱作痛、心中煩熱、頭暈眼花、兩眼干澀;偏腎陰虛者腰膝酸軟、足跟疼痛、頭暈耳鳴、失眠多夢等。
采用滋補肝腎法。取肝俞、腎俞、三陰交等穴。
脾腎陽虛型
久病不愈、腹脹、食欲不振、腰膝酸軟、疲乏無力、畏寒、大便稀薄、舌淡苔白膩、脈沉遲而緩等。
采用健脾溫腎、助陽化濕法。取中脘、足三里、脾俞、腎俞等穴。
氣滯血瘀型
食欲不振、低熱、全身乏力、面色晦暗、舌質暗紅或有瘀斑、脈弦或澀等。
取期門、陽陵泉、肝俞、膽俞等穴。
肝膽濕熱型
身目俱黃、發熱口渴、口干而苦、惡心欲吐、大便秘結或呈灰白色、小便短黃等。
取腕骨、陽陵泉、太沖、膽俞等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