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藥酒的注意事項
藥酒在飲用時,除注意《藥酒禁忌》外,都必須注意以下各點。服藥時不宜飲酒和藥酒飲了酒和藥酒后就不要連著服用下列藥物。
1、大量飲酒并服用巴比妥類中樞神經抑制藥會引起嚴重的中樞抑制。當飲用了中等量的酒并同時服用鎮靜劑量的巴比妥類藥物時就引起明顯的中樞抑制,使病人的反應能力低下,判斷及分析能力下降,出現明顯的鎮靜和催眠效果,如再加大用量可導致昏迷意外。
2、精神安定劑氯丙嗪、異丙嗪、奮乃靜、安定、利眠寧和抗過敏藥物撲爾敏、賽庚陡、笨海拉明等如與酒同用,對中樞神經亦有協同抑制作用,輕則使人昏昏欲睡;重則使人血壓降低,產生昏迷,甚至出現呼吸抑制而死亡。
3、在服用單胺氧化酶抑制劑時,人體內多種酶的活性會因此而受到抑制。此時飲酒會因其分解酒精的酶系統受抑制而使血液中的乙醛濃度增加,導致乙醛中毒,出現惡心、嘔吐、頭痛、血壓下降等反應。酒精還有誘導增加藥物分解酶的作用,可使抗凝血藥的作用處時間縮短。
4、酒精對凝血因子有抑制作用,會使末梢血管擴張,所以,酒與抗凝血藥不宜同時服用。
5、酒精的藥酶誘導作用可使利福平分解加快,對肝臟的毒性嗜強;還可使苯妥英鈉、氨基比林等藥物的分解加快,從而降低了藥物的作用。
6、糖尿病人服藥期間宜戒酒,因為少量的酒即可使藥酶分泌增多,使降血糖藥物胰島素,優降糖等藥物的療效降低,以致達不到治療效果。如果大量飲用酒會抑制肝臟中藥酶的分泌,使降糖藥的作用增強,導致嚴重的低血糖反應,甚至昏迷死亡。
7、心血管疾病患者服藥時宜戒酒,以免出現嚴重的不良反應。服用硝酸甘油的患者,如果大量飲酒會引起腸胃不適,血壓下降,甚至會發生昏厥。
8、高血壓患者如果既飲酒又服用眼乙腚、肼苯達學等降壓藥或速尿、利尿酸、氯噻酮等利尿藥,均會引起體位性低血壓。服用優降寧時則反應更為嚴重,會出現惡心、嘔吐、胸悶、呼吸困難等,甚至會出現高血壓危象。
9、酗酒會增加和誘發多種藥物的毒副作用,酗酒者會發生酒精性肝炎,如再服用氨甲喋吟含干擾膽堿含成,加重肝損傷,使谷丙轉氨酶升高,引起肝昏迷和呼吸抑制。
10、酒精和阿司匹林都能抑制胃粘膜分泌,增加上皮細胞脫落,并破壞胃粘膜對酸的屏障作用,阻斷維生素K在肝臟的作用,阻止凝血酶原在肝臟中的形成,引起出血性胃炎,促使胃出血加劇或導致胃穿孔等嚴重后果。
11、酒與磺胺類藥物同用會增強酒精的精神毒性。而灰黃霉素與酒同用則易出現情緒異常及神經癥狀。酒與地高辛等洋地黃制劑同用,可因酒精降低血鉀濃度的作用,使機體對洋地黃藥物的敏感性增強而導致中毒。
某些疾病忌飲酒過多,比如下面情況。
1、肝病患者忌多飲酒
因為肝炎病人的肝功能不健全,解毒能力降低,飲酒會使酒精在肝臟內積聚,使肝細胞受損傷而進一步失去解毒能力,加重病情。慢性肝炎患者繼續飲酒會導致慢性酒精中毒和肝硬化,酗酒者中約有10%會出現肝病。飲酒者比不飲酒者的肝癌發生率高12倍以上。酒精還是胃蛋白酶的抑制劑,妨礙人體對蛋白質的攝取,影響消化吸收。肝炎病人飲酒可導致營養不良性肝硬變。無癥狀乙型肝炎者可不出現肝炎癥狀,肝功能檢查也正常,但攜帶有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長期飲酒者—旦出現類似肝炎的癥狀,如肝區疼痛、上腹部不適、疲乏無力、消化不良、貧血、蜘蛛痣、肝掌、神經炎、睪丸萎縮等,應首先考慮為酒精性肝病。尚無特殊療法,應徹底戒酒,適當休息,注意飲食,并服用保肝藥物。
2、高血壓病人忌多飲酒
收縮壓和舒張壓均隨著飲酒量的增多而逐步升高,血壓升高愈大,其心、脾、腎等重要器官的并發癥也愈多,其壽命愈短。大量飲酒者的血壓明顯高于不飲酒者,如停止飲酒可使血壓回降,重新飲酒則血壓回升。長期飲用含大量酒精的飲料對高血壓及并發癥起著重要作用。
飲酒引起的高血壓并發癥中尤以腦血管疾病為常見,其死亡率是不常飲酒者的3倍。長期飲酒者實際上處于一種間隙性酒精戒斷狀態,停止飲酒后伴有血液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等兒茶酚胺類物質的濃度升高,正是這類物質可使血壓升高。在對飲酒的和不飲酒的高血壓患者給予同樣治療后,飲酒者的舒張壓不易控制,而不飲酒的人的高血壓癥狀容易控制,因此高血壓患者宜戒酒,服用治療藥酒也應適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