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陽虛有哪些地方
陽氣充足,人就會精神煥發,并且陽氣的溫煦可以使人的關節、筋脈柔韌有度;陽氣不足,人就會出現精神不振、意志消沉的現象,同時也容易出現關節僵硬、疼痛等癥狀。當然,體內各個臟腑陽氣不足,則也分別會出現不同的癥狀。
心陽虛
心陽虛是指心陽不足,心陽氣的溫煦功能失調的現象。心陽不足,則心臟失去濡養,易出現精神疲乏、心悸心慌、心胸憋悶、氣短、心口發涼或者心痛等癥,并且失眠多夢。心脈運血無力、血行不暢,所以面部呈白、唇舌呈青紫、手腳冰冷。
脾陽虛
脾陽虛又稱脾虛寒,是指脾陽虛衰,陰寒內生,陽?失于溫運的現象。脾陽虛衰,則運化功能失調,易出現食少不消化、惡心呃逆、噯氣泛酸、腹脹腹痛、肢體水腫、大便稀溏的現象。又因陽虛陰盛,體內寒氣凝滯,所以喜歡吃熱的食物。
腎陽虛
腎陽虛是指由于腎氣虛衰,腎陽氣的溫煦、氣化作用得不到正常發揮的現象。主要表現為:腰膝酸軟冷痛、畏寒肢冷,尤其以下肢為重;精神委靡不振,面部呈白或發黑、發暗;小便較多,并且經常泄瀉。
肝陽虛
肝陽虛是指肝氣不足,肝陽氣疏泄無力的現象。經常會出現頭暈目眩,兩脅隱痛,情緒抑郁,多疑善慮,月經不調,腰腹疼痛,脾?急躁,筋脈攣縮,手腳、關節不靈活等現象。
肺陽虛
肺陽虛是指肺氣失宣,肺陽氣溫養功能失調的現象。主要表現為身體畏寒、口不渴、易感冒、面色淡白,呼吸短淺微弱、精神渙散。此外,經常咳吐涎沫,量多而清稀,容易自汗,背部易寒冷,小便多。
綜上所述,陽虛體質者以陽氣不足、喜熱怕冷為總體特征,因此,飲食應以補溫助火為主,同時注意養陰,以保持體內陰陽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