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五經
這里教大家梳頭可不是用梳子,是用我們的手指。
先是用五指分別點按人頭部中間的督脈,兩旁的膀胱經、膽經,左右相加,共五條經脈。
回家略作休息后,梳3~5次,每次不少于3~5分鐘,晚上睡前好再做3次,可起到疏通經絡、調節神經功能、增強分泌活動、改善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的作用,讓頭發滋潤生長。
調飲食
攝入鐵、硫、維生素A、維生素E和優質蛋白質等營養物質,并多食些粗纖維食品與雜糧,少吃肥肉、動物內臟等。飲食過于油膩,油脂分泌過多,容易引發脂溢性脫發。
少熬夜
中醫認為,腎為發之本。腎氣的充盈與虧虛直接影響到發質的好壞。熬夜會導致腎氣的過度耗損,以至于出現脫發。經常熬夜后覺得容易脫發的讀者朋友要盡量少熬夜!
治療男性脫發的按摩方法
脫發的類型多種,常見的有脂溢性脫發和斑禿。現代醫學認為遺傳因素、自身免疫因素、內分泌因素、精神因素、感染、環境污染等因素導致大腦血管運動中樞功能紊亂。
使毛發部位的毛細血管收宿,血液循環不良,局部營養不佳而脫發。
祖國醫學認為,發黑濃密潤澤者,是腎氣盛而精血充足的表現。
發黃稀疏干枯者,為精血不足,常見于大病之后,或虛損病人,甚至全部頭發脫光。
青壯年頭發稀疏易落,多屬腎虛或血熱,《諸病源候論·須發禿落候》記載:足少陽,膽之經也,其榮在須;足少陰,腎之經也,其華在發;沖任之脈,為十二經之海,謂之血海,其別絡上唇口。
或血盛則榮于須發,故須發美;若血氣衰弱,經脈虛竭不能榮潤,故須發禿落。
突然大片脫發,多屬血虛受風,又稱“斑禿”亦稱“鬼舐頭”,《諸病源候論·毛發病候》記載:“人有風邪在于頭,有偏虛處,則發禿落,肌肉枯死,或如錢,或如指大,發不生,亦不癢。”
情志不暢,肝虛郁結,疏泄功能失常,而致瘀阻滯,瘀血不去,新血不生,血不養發而脫落。
手太陰肺經,主皮毛,皮毛潤澤者,太陰氣盛。
皮毛枯槁者,太陰氣衰,皮聚毛落者,肺損;皮枯毛折者,肺絕;說明肺經與脫發的關系。
頭為諸陽之會,督脈及三陽經經脈皆上于頭面,陽明經行于頸,太陽經行于項,少陽經行于兩側。
太陰肺經唯有在脈積足闕陰肝經上于頭。
頭為精明之府,是精神所居之處,中藏腦髓,而發之為血之余。血脈上榮于面,而心之華在面,主血。
專家與醫生通過長時間的實際操作、觀察和總結,認為頭部經絡按摩對毛發的生長、養護有著重要的作用。
在專家的參與指導下,在中醫經絡按摩學說理論的基礎上,根據生發育發的具體要求,設計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生發按摩手法。
頭部分布督脈、膀胱經、膽經、三焦經,先從前發際到后發際的縱線按摩,后以三經在頭部前發際的四個穴起手,做橫線走行進行按摩。
該按摩發手法采用點法、按法、揉法、叩擊法四種手法。
動作遵循輕柔、靈活、流暢、不浮不燥,力輕而富有彈性,輕落至重后輕起,反復施力,做到補能益氣生血,瀉能活血化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