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骨
性溫,味甘,能補腎強筋骨。《飲膳正要》認為羊尾骨益腎明日,補下焦虛冷。
《本草綱目》 中記載:“羊脊骨補骨虛,通督脈,治腰痛下痢;羊脛骨主脾弱,腎虛不能攝精,白濁。”唐代《食醫心鏡》還介紹:“治腎臟虛冷,腰脊轉動不得:羊脊骨一具, 捶碎煮爛,空腹食之。”對腎虛勞損,腰膝無力怕冷,筋骨攣痛者,宜食之。
豬腎
性平,味咸。唐·孟詵認為豬腎“主人腎虛”。《日華子本草》說它“補水臟,治耳聾”。
水臟者實指腎臟而言。故凡因腎虛所致的腰酸腰痛、遺精、盜汗及老人腎虛耳聾耳鳴,宜常食之。
淡菜
有補肝腎、益精血的功效。《隨宜居飲食譜》中說它“補腎,益血填精”。
《本草匯言》亦云:“淡菜,補虛養腎之藥也,此物本屬介類,氣味甘美而淡,性本清涼,善治腎虛有熱。”所以,凡腎虛羸瘦、勞熱骨蒸、眩暈盜汗、腰痛之人,食之宜。
干貝
又稱江珧柱。性平,味甘咸,能補腎滋陰,故腎陰虛者宜常食之,清代食醫王孟英認為:“干貝補腎,與淡菜同。”《本草求真》中也說它能“滋真陰”,實則指滋補腎陰之義。
鱸魚
又稱花鱸、鱸子魚。性平,味甘,既能補脾胃,又可補肝腎,益筋骨。
《本草經疏》曾有記載:“鱸 魚,味甘淡氣平與脾胃相宜。腎主骨,肝主筋,滋味屬陰,總歸于臟,益二臟之陰氣,故能益筋骨。”《嘉枯本草》認為:“鱸魚,多食宜人,作蚱尤良。”凡肝腎 陰虛,或脾虛胃弱者皆宜。
腎虛食療方
淮山藥枸杞燉豬腦
豬腦一個,淮山藥30克、枸杞子15克加水及作料燉服。
黑芝麻糖粉
黑芝麻、桑椹子各160克,黃精70克共碾為粉,加糖日服兩次,每次服5克。
菖蒲豬腎粥
菖蒲9克、五味子12克先煎,去渣留汁,再將蔥白7根、米適量;豬腰一副同煮熟,加作料食之。
山藥棗仁粥
淮山藥30克、酸棗仁15克、米適量,共煮粥食之。
杜仲豬腰湯
杜仲25克、威靈仙15克、豬腰一副,洗凈剖開去筋膜,將碾碎的藥物放入豬腰內扎緊,煮熟去藥渣調料,吃腰子喝湯。
結語:身體健康是大家為看重的事情,然而很多時候出了問題身體都會第一時間反映給我們,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了如何通過面部皺紋來看身體的健康狀況和飲食改善腎虛問題,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在此也能希望大家平時多注意保養,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