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是人的先天之本,生命之源,人體的元陰和元陽都來源于它。太溪穴是腎經的原穴,是腎經元氣經過和留止的部位,所以古人稱太溪穴為“回陽九穴之一”,認為它具有很強的回陽救逆之功。古代很多醫家面對垂危的病人,多用這個穴“補腎氣、斷生死”,如果在這個穴位上能摸到跳動的動脈,說明病人腎氣未竭,還可救治;如果沒有跳動,就說明病人陰氣纏身,比較危險了。
只要長期的按太溪穴,每天堅持5分鐘,只要按準了不必愛護手法是否正確。按摩的時間也是有講究的,每天下午的17-19點是按摩效果佳的時間段,如果在這段時間內沒有時間也無所謂。按摩穴位的時候要使用拇指執行按揉,力度不太大。有麻的感覺就好。
涌泉穴補腎固元
涌泉穴是人體很重要的一個學位,它的位置在腳底中線前三分之一交點處。有專家說這個穴位是腳的心臟部位,意思就是整個腳都靠著這個學位來供給。涌泉的名字由來也就是這個意思,涌出來的元氣流向身體的各處。在養生方面是很重要的一個穴位。
對于按摩涌泉穴的好處,有歌訣云:“三里涌泉穴,長壽妙中訣。睡前按百次,健脾益精血。能益氣精神,訶護三寶物;識得其中趣,壽星隨手摘。”可見,經常按摩涌泉穴,可以使人腎精充足,耳聰目明,精神充沛,腰膝壯實不軟,行走有力。
關元穴封藏一身真元
我們身體里有一種非常重要的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與原動力,叫元氣。中醫認為元氣稟于先天,藏在腎中,又依賴后天精氣充養,主要功能是推動人體的生長和發育,溫煦和激發臟腑、經絡等組織、器官的生理功能。
元氣與生俱來,從父母那里繼承而來,又依賴后天的充養。隨著時間的推移,它會逐漸減少,人就會呈現衰老的態勢。怎樣才能更好地守護元氣呢?刺激關元穴就是一個很好的辦法。關元穴就像人身體的一個閥門,將人體元氣關在體內讓它不泄漏,是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處,是人身上元陰、元陽的蓄積之處。
按摩關元穴,可以益氣補腎。關元穴對于腎臟就好像是一筆巨大的財富,但是它是不會自己給你的,需要自己動手去取,我們只有每天按摩一會關元穴就相當于每天從它那里得到一筆財富,日積月累的這筆財富將會成為一筆巨款。
命門穴
在第二腰椎棘突下,為元氣之根本、生命之門戶,故名命門。命門之火衰微,則寒邪易侵襲人體,出現畏寒、關節疼痛等癥狀,因此,此穴為壯陽補腎散寒的常用穴位。操作方法:擦法(用手掌的大魚際、掌根或小魚際附著在一定部位,進行直線來回摩擦)治療,以透熱為度,每日1~2次。
神闕穴
在肚臍中,臍乃“先天之結蒂,后天之氣舍”,是“五臟六腑之本,元氣歸藏之根”,可鼓舞一身之陽氣,具有溫通陽氣、散寒通絡的作用。操作方法:兩手相疊,掌心對準并貼在神闕穴,每次15~20分鐘,每日1次。
神闕穴與人體生命活動密切相關。我們知道,母體中的胎兒是靠胎盤來呼吸的,屬先天真息狀態。嬰兒脫體后,臍帶即被切斷,先天呼吸中止,后天肺呼吸開始。而臍帶、胎盤則緊連在臍中,沒有神闕,生命將不復存在。人體一旦啟動胎息功能,就猶如給人體建立了一座保健站和能源供應站,人體的百脈氣血就隨時得以自動調節,人體也就健康無病,青春不老。經常對神闕穴進行鍛煉,可使人體真氣充盈、精神飽滿、體力充沛、腰肌強壯、面色紅潤、耳聰目明、輕身延年。并對腹痛腸鳴、水腫膨脹、泄痢脫肛、中風脫癥等有獨特的療效。